点击上方"小岛单方" 人参克、茯苓克、白术(炒)克、山药克、白扁豆(炒)75克、莲子50克、薏苡仁(炒)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甘草克。
本方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山药、莲子助人参益气健脾,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共为臣药。佐以砂仁醒脾和胃,桔梗宣肺利气,以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以益肺气。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起补脾胃、渗湿浊、行气化滞之功。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散剂,每袋装3克、9克。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1.本品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2.显微鉴别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砂仁、甘草、桔梗、白扁豆。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甘草。
3.应符合散剂有关各项规定。
实热便秘者忌用。高血压及孕妇忌用。
本品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品煎剂小剂量对肠管呈现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痉挛性收缩。当肠管处于抑制状态时,小剂量可促进肠管活动,而当肠管处于兴奋状态时,大剂量则可抑制其蠕动,表现出双向性调节作用,可作为胃肠活动的调节剂。在应用本品治疗气虚型胃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使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趋于正常,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临床应用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属脾胃气虚夹湿证候者。
1.参苓白术丸(《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4册)每粒重6克。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2.参苓白术片(《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0册)口服。一次6~12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3.参苓白术颗粒(《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20册)每袋装6克。开水冲服。一次6克,一日3次。
4.参苓白术胶囊(《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2册)每粒装0.5克。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参苓白术散砂仁,扁豆甘草薏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莲子山药益脾神。
参苓白术散方剂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现也有很多厂家制成了颗粒剂。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食少、腹胀、大便溏泄都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
而明代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黄帝内经》中也提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泄泻、食不化。
若是脾胃不好则会影响到身体机能,健脾胃的药比较多,其中参苓白术散药性比较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
古方|八珍汤:“黄脸婆”的美容方
古方|香砂六君子汤:为滋补身体铺好路
古方|温胆汤:给胆怯易惊者的安眠方
古方|二妙丸:身体下部湿热病变的要方
古方|左归丸:益肾填精,纯补无泻
古方|青娥丸:老人腰腿痛的补肾良方
古方|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变化多
古方|桂枝茯苓丸:妇科血瘀症的经典方
古方|天王补心丹:为劳心者滋阴养血
古方|清胃散:胃火、牙痛、口臭,就找它
古方|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
古方|炙甘草汤:古代心脏病专用特效名方
古方|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的经典方
古方|逍遥丸:解开心结,宽胸理气,缓解压力
古方|槐角丸:清肠疏风,治便秘、便血
古方|交泰丸:交通心肾,一夜安眠
古方|泻心汤:古典"抗生素",绿色消炎泻实火
古方|小柴胡汤:风寒感冒发热就靠它
古方|玄麦甘桔茶:咳嗽咽炎,简方有大用
古方|左金丸:条达肝气,缓解左肋疼痛
古方|银翘散:风热感冒的清热良方
古方|阴阳两虚吃什么药,7种阴阳双补最好的中成药
古方|四神汤:夏天祛湿名方
古方|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古方|麻子仁丸:润肠通便的常用方
古方|保和丸:消食和胃,清热化湿
古方|玉屏风丸:益气,固表,止汗
古方|生脉饮:益气,养阴生津,最不上火的补气法
点击关键字快捷查询查经络水果食疗体检报告食疗大全查穴位急救手册黄帝内经中药查询伤寒论偏方大全艾灸配穴抗疫神汤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本文源于网络,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联系我们删除。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yzl/8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