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克罗恩病是在年左右,陈松育老先生的门诊处来了一位女性病人,一位街道办事处的年轻女性,人不瘦,医院医院均诊断为克罗恩病,经常低热,腹泻,住院治疗,发热原因不明,痛苦不堪,老先生诊断为慢性空肠炎,治疗2年后基本痊愈。虽然她不是克罗恩病,但从老师当时和她讨论病情的情况来看,克罗恩病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疾病。
(朋友圈盗图,秋意正浓,来一场快走,心情舒畅,对疾病治疗和恢复都有好处)
医院真正了解这个疾病,是今年10月份,儿子手术时在病房碰到的一群年轻人,最小16岁,大的28岁,医院彼此熟悉,经常会左右串门,说因为经常住院,太熟悉了,这群年轻人都是克罗恩病,有的人是经常腹痛,有的甚至出现便血,还有的是肠镜检查有肉芽型组织,症状不一而足,但大部分人都偏瘦,很多人靠营养粉度日,其中有一个妈妈,来医院伺候儿子,说家里的姐姐也是这个病,不过她经过几年的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医院主要采用生物制剂治疗,一年几万元的消耗,关键是好多人还要面临一次次的手术,有的甚至终生难愈。
我很想帮到这群年轻人,于是建议他们看中医,但我不知道该怎么用中医和他们解释这个疾病,于是回来请教了陈松育老先生。
首先区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疡性结肠炎有粘液脓血便,常常表现为左下腹部疼痛,常有里急后重感,便时疼痛,便后缓解;克罗恩病则常导致下腹部疼痛,很少见脓血便,多见于末端回肠,常常累及消化道各处散在多发溃疡,肠镜检查有肉芽组织。
中医认为,克罗恩病问题关键在于脾虚,以慢性脾虚夹湿为主,治疗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益气健脾,化湿止泻。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基本结构,莲子肉、山药补脾固肾,白扁豆、薏苡仁补脾利湿,陈皮砂仁化湿和胃,甘草桔梗补脾养肺,培土生金。
如痉挛腹痛为主,用生白芍;若散发性溃疡、疮疡导致的便血,可用白及、生三七,乌贼骨、仙鹤草等,如牵涉到肝木犯脾,肝脾不调,故也可以加四逆散调和肝脾,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如夹湿明显,则可用茯苓、扁豆、淮山药健脾祛湿,也可以加生薏苡仁(脓血便),炒薏苡仁(便溏),葛根芩连汤升阳止泻止痢。后期阳虚者可用益智仁、炮姜温阳,阴虚夹瘀毒者,亦可随症加养阴固涩药化瘀清肠之品,如乌梅、椿根皮等。
总之,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的前提下,以随症选药为要。
案例:符某某,男,50岁。
初诊:年5月19日
确诊“大肠和小肠克罗恩病(A3,L3,B2)”月余。
患者年4月初因间断腹痛腹胀6月余医院就诊,结合年10医院肠镜检查(末端回肠,局部可见多发纵行溃疡形成,官腔略狭窄,内镜可通过,回盲瓣呈唇形,表面可见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直乙状结肠可见散在充血糜烂)及其他相关检查予以诊断“大肠和小肠克罗恩病(A3,L3,B2)”,后行对症治疗后缓解出院。刻诊:半月前曾发脐周作胀作痛,以左侧下腹部和脐右侧为主,大便尚可,曾日行2次,后转为日行1次,未见便血和粘液,纳少,不敢多食,口中作麻,近1年体重下降10kg左右,唇色暗,舌暗红,苔薄黄,微腻,舌下络脉粗紫,脉作沉细弦,右脉弦滑。证属脾虚夹湿夹瘀,肝脾不调,拟方益气健脾化湿疏肝调肝。
党参12g炒白术12g生薏苡仁20g茯苓12g怀山药15g紫丹参15g赤芍10g
生白芍10g柴胡6g防风10g陈皮6g三七片5g白及10g海螵蛸12g炙甘草3g(21剂,水煎服,每日两顿,早晚各一顿)
-06-09:肠鸣,矢气频,大便日行2次,成形,夹有白色粘液,无腹痛,纳可,寐可,小便色黄,舌红,苔微黄腻。上方加枳实10g、炒黄芩10g。(28剂,水煎服,每日两顿,早晚各一顿)
-07-07:夜间肠鸣明显,汗出较多,头颈部为主,大便成形,日行2次,有粘液丝,未见便血和腹痛,纳可,多食胃脘作胀,舌红,苔中根淡黄腻,舌下络脉瘀紫。上方加白扁豆15g、糯稻根20g。(28剂,水煎服,每日两顿,早晚各一顿)
-09-01:脘腹胀,肠鸣不适,苔腻得化未尽。上方去糯稻根,加厚朴3g。(28剂,水煎服,每日两顿,早晚各一顿)
按语:该患者始有腹痛、食少、湿热较重等症状,老师用参苓白术散之意调治,4个月后症情大缓,病人已开始恢复正常饮食,相信再坚持一段时间,必将回归生活正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yzl/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