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Mayo内镜评分达到1是否还需要治疗
文献来源:InflammBowelDis.Mar14;25(4):-
既往的观点和实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结肠黏膜的弥漫性慢性炎性疾病,疾病复发和缓解相交替。因此,药物干预对于维持疾病缓解很重要。
之前对于UC的治疗策略,主要在于改善临床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只是达到症状的缓解并不能改变长期疾病结局。
因此,目前已提出黏膜愈合(MH)作为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目标。因为治疗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有研究报道,达到黏膜愈合的UC患者,疾病复发和结肠切除术的风险显著低于没有愈合的患者。
虽然黏膜愈合尚未被准确定义,但在临床试验种通常使用Mayo内镜评分(MES)评价黏膜愈合,MES也是目前主流的评估UC内镜下疾病活动的评分。
面临的问题
在很多研究中,Mayo内镜评分(MES)0或1分,被定义为黏膜愈合。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MES评分为1的患者,疾病的临床复发率和结肠切除率,显著高于MES为0分的患者。考虑到不同的预后,应考虑区分MES评分0和1的患者。
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分析,治疗干预是否可以降低MES评分=1分的UC患者的疾病复发
这项研究有什么新发现
在年至年期间,共筛选例UC患者接受过肠镜检查,其中名患者Mayo内镜评分(MES)=1分且部分Mayo评分≤2分,被纳入本研究。
患者分两组,第一组是在第一次结肠镜检查(CS)后立即开始治疗干预(干预组),另一组不进行治疗干预(不干预组)。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复发(需要额外的UC治疗)或内镜恶化(MES≥2和近端延伸)的差异。同时还评估了复发的危险因素。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干预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P=0.)显著低于不进行治疗干预的患者。
多因素分析表明,首次肠镜后不进行治疗干预和UC内镜下血管模式异常,是临床复发和内镜下疾病恶化的危险因素。
因此这项研究显示,即使是达到传统意义上黏膜愈合(MES=1分)的UC患者,给予治疗干预可预防疾病复发。
启示影响
这项研究首次证明,即使对于黏膜愈合(MES=1分)的UC患者,治疗干预也是有意义的,可以降低临床复发率和内镜下疾病恶化率。
最近,Cruz等人的研究显示,术后治疗性干预,可有效预防CD患者术后的内镜复发。
与CD研究的进展相比,评估UC伴有轻度炎症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的研究数据有限。
在这项研究中,对于黏膜愈合但伴有轻度病变的患者,主要的治疗干预包括局部5-ASA和口服5-ASA,因为内镜严重程度并不严重。
之前有研究报道,5-ASA防疾病复发是剂量依赖的。局部治疗对远端结肠轻度至中度炎症的患者也有效。
此外,口服和局部5-ASA的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更有效。
从这些先前的研究数据中,可以推测额外的5-ASA局部治疗或剂量增加,可能对预防临床复发有益。
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内镜缓解的UC患者,继续接受治疗干预的患者,临床复发比例更低。
因此,可以通过治疗干预来预防内镜恶化,即使在MES=1分的UC患者中,额外的治疗也可能有益,以持续维持缓解。
这项研究发现,即使MES=1分,UCEIS血管评分较高是UC患者临床复发和内镜下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
尽管UCEIS与MES存在相关性,但是UCEIS可以提供比MES更详细的疾病活动分析,因为UCEIS评分的范围是0-8,而MES的范围是0-3。
因此,即使UC患者的MES评分=1,也可能存在黏膜的广泛炎症,提示MES可能不足以提供准确的黏膜愈合评估。
在MES评分=1的患者中,进一步的详细评估(例如UCEIS)可能还能找到需要继续治疗干预的患者。
换句话说,这项研究结果提示MES=1分的患者不能认为到达完全黏膜愈合。
总之,对于MES=1分的UC患者,继续进行治疗干预可以预防疾病复发。UCEIS血管模式评分有助于预测UC复发。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lfy/8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