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久前,Advancesin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来自中国最新数据的文章[1],文章提示,“在未接受过TNF抑制剂治疗或TNF抑制剂治疗失败的中国成人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患者中,相比传统治疗,维得利珠单抗是具有较好成本效果的选择!”
目前CD治疗中可选择的生物制剂众多,有抗-TNF药物、抗-白介素药物以及抗整合素药物。作为唯一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抗整合素维得利珠单抗于年12月进入最新版国家医保报销目录,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和CD患者均可享受医保报销政策,进入医保后,对于这个新型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的经济学及临床价值,究竟如何评判?对减轻我国CD的疾病负担有何意义?且听本文浅析。
一、克罗恩病的“不能承受之重”
CD是炎症性肠病(IBD)中的一种,目前难以治愈,患者常反复发作[2]。中国是亚洲IBD患病率最高的国家,其中CD患者人数近年来稳定增加,发病率为0.07~1.31/10万[3]。有数据显示,CD患者在诊断20年之后,炎症、狭窄和穿透性病变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2%、18%和70%[4],疾病致残率可达85.2%[5],患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IBD导致的经济负担,在全球范围内都堪比“不能承受之重”,一方面源自疾病的直接治疗成本,一方面源自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下降、劳动力丧失带来的间接成本。据估计,在美国和欧洲,每名CD患者每年直接支出为18,~18,美元和2,~6,欧元[6,7]。美国一项基于医保数据库回顾性研究显示[8],与非IBD人群相比,CD患者平均终生医疗费用要高出$,而其中0~11岁确诊CD患者的终生医疗费用要比非IBD人群高出$。来自~年互联网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多数IBD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低于50%,约98.0%的IBD患者担心自己的财务状况。与中国的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慢性疾病相比,IBD患者承担的经济负担更重[9]。
除了给患者造成重重困难,这一经济负担也给国家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需要国家、社会力量和患者采取多种措施,共同应对。其中,就药物而言,既有临床疗效,又有药物经济学优势的药物,势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兼顾临床及经济价值,为克罗恩病患者和社会双重减负
1.药物经济学价值
AdvancesInTherapy发表的研究[1]中,研究者建立了决策树和马尔可夫模型,在成人中重度活动性CD患者中,预测诱导期和维持期应用维得利珠单抗或传统治疗的终生费用和健康结局。模型中维得利珠单抗的价格采用的是年进入医保的谈判价格。结果显示,在TNF-α抑制剂初治或TNF-α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混合人群患者中,相比传统治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终生可获得更多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9.92vs.9.00),而成本更低(,美元vs.,美元)(表1)。在TNF-α抑制剂初治和TNF-α抑制剂治疗失败的亚组人群中也得到相似结果。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PSA)都与前述结果保持一致。
表1基本情况分析结果
_维得利珠单抗
传统治疗
差异
TNF-α抑制剂初治和TNF-α抑制剂经治失败混合人群患者
___费用(美元)
,
,
-21,
QALYs
9.92
9.00
0.92
ICER
__维得利珠单抗具绝对优势
TNF-α抑制剂初治患者
___费用(美元)
,
,
-33,
QALYs
10.86
9.46
1.40
ICER
__维得利珠单抗具绝对优势
TNF-α抑制剂经治失败患者
___费用(美元)
,
,
-13,
QALYsv
9.32
8.74v
0.58
ICER
__维得利珠单抗具绝对优势
在其他国家的CD患者人群中,维得利珠单抗同样表现出良好的药物经济学价值。如波兰的一项研究[10]评估了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的中重度CD患者中,维得利珠单抗和乌司奴单抗治疗的成本效果。结果显示,与现状组(一线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失败后二线使用阿达木单抗)相比,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策略多获得了0.QALYs,同时总成本也高了5,.24欧元,两组之间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15,欧元,低于波兰居民的支付意愿阈值(31,欧元);与乌司奴单抗相比,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策略的总成本更低(ΔC=-.58欧元),健康产出更高(ΔQALY=0.QALYs),提示维得利珠单抗是具有绝对经济学优势的治疗方案。
2.临床疗效价值
当前CD的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11],常用药物如传统药物和生物制剂(TNF-α抑制剂、维得利珠单抗等)等。临床在选择CD药物时,除了上述经济性外,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lfa/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