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一位29岁的小伙,是个上班族,喜欢喝冰可乐,吃生冷、油炸、烧烤、甜食,尤其是冰淇淋,冬天也是他的最爱,从小肠胃就不好,上班后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久坐,经常点外卖,不爱运动,一样不落下。
一年前开始,他突然发现自己大便次数突然变多了,一般都是第一次成形,后面几次有点稀。他想着就是自己的老肠胃病,并未在意。
后来他每天要大便至少3次,而且有里急后重感,但往往只能拉出一点。
到去年12月份,他开始便血,体重也下降不少,在医院检查,竟被查出结肠中分化腺癌。
医生表示,他这一系列由小到大的毛病,恰恰是肠癌逐渐发展的表现,只是被他忽视了。
一、你的“便便”,可能是在传递肠癌信号
大便出现异常往往都是在提醒你的肠胃出现问题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看医生。案例中的小伙在大便出现异常时并没有引起注意,以为是肠胃不适,直到出现便血和体重下降时才去就医,最终检查出是肠癌。那么,有哪些排便异常可能会是肠癌呢?
(1)便血
便血是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肠道里面有不正常的组织或息肉,会造成不正常的出血。而且大便在经过肠道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因为血色素会和肠内有害菌发生作用,所以颜色不会是鲜红,而是暗红色。如果结肠黏膜炎症面长期处于被摩擦、被侵害的状态下,会形成糜烂、溃疡,伤及黏膜层的细血管,导致出血,于是经粪便带出,形成了血便。若血呈鲜红色,则表明出血的地方距离肛门不远,可能与痔疮、肛门裂伤有关。
(2)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排便次数突然增多以及交替的便秘腹泻。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来说一天排便约1-2次;若是最近一天排便次数在3-4次,便秘和腹泻交替进行,或是出现了排不净的感觉,那么就需要警惕肠癌风险了。若是靠近肛门部位出现了癌病灶,肠道可变得狭窄,粪便不容易通过,从而引起便秘问题,也就是常说的里急后重。另外因为肠道变窄,为了能够让粪便排出,大肠需要不断蠕动来促进排便,所以肠道运动变得异常活跃,从而导致腹泻问题的出现。
在此提一句,对于那些日常排便次数多人的来说,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且一直维持同样的排便频率,是没什么问题的,因此,不必过分焦虑。
(3)大便性状发生改变
正常的大便条是圆柱形或香蕉状的,如果肠腔内有癌肿突出,病灶会压迫粪便,所以排出的大便就会变细变扁,观察有时能发现在变形的大便上附有血痕,呈现褐色;若是持续排出又细又扁的粪便,同时还伴随有排不尽的情况,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二、肠癌也有其他伴随症状
肠癌的早期症状除了大便发生改变之外,还会出现一些伴随的症状,最为典型的就是腹痛腹胀,疼痛性质可有隐痛、钝痛和绞痛。当发生持续性的腹痛,且放屁次数增多,医院进行检查。
日常生活中,调整好饮食结构,多吃富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像是蔬果和粗粮等,它们能够帮助促进粪便排出,缩短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同时还能够帮助稀释肠腔内的致癌物质浓度;平时应少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损伤肠胃;早睡早起不熬夜,保持适当的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事实上,临床数据表明,结肠炎在早期及时检查和诊治,恢复率和存活率是高达九成以上的,讲究对症治疗。传统的西药治疗结肠炎存在很多弊端,用药有效停药复发,病情反反复复,相信有很多结肠炎患者都是深有体会的。现在医生都提倡益生菌疗法。在吃抗生素消炎杀菌的同时,也要补充益生菌辅助调理。很多消化科的医生都提出过:不论任何类型的结肠炎都存在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这个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