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美沙拉秦,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粪菌移植,白细胞吸附等,近几年新型生物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内科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使更多的患者免于手术。当内科治疗无效、出血、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或影响生长发育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发生在结肠,一旦需要手术通常是全结肠切除。而克罗恩病可以发生在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主要靠内科药物治疗。当出现出血、梗阻、穿孔、瘘管等严重并发
Q1
什么时候合适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手术存在潜在风险和意外,比如出血、感染、术后功能不良等并发症,因此只有在内科治疗无效,影响生长发育、激素抵抗和依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癌变或大出血、中毒性巨结肠而危及生命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克罗恩病在并发脓肿、瘘管、狭窄、梗阻、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处理,但除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紧急情况需要急诊手术外,择期手术时机由内外科医师和患者家属共同商讨决定。
Q2
一旦出现肠梗阻就必须手术吗?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梗阻分为炎性狭窄与纤维化狭窄导致的肠梗阻,二者症状相似,但治疗方式不同。寻找专业医生帮助,通过CT、彩超、磁共振可鉴别。对于炎性梗阻,主要是疾病活动,肠壁水肿、痉挛等导致,立即禁食、胃肠减压、使用抑制肠液分泌的药物等可能缓解。而对于纤维化狭窄导致梗阻,只能手术切除解决梗阻。此外少数患者肠梗阻出现较突然,短时间内迅速加重,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肠坏死,往往需要急诊手术解除梗阻,近几年肠梗阻导管置入、内镜下狭窄肠管扩张术等开展,使部分患者免于手术,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Q3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手术时,部分结肠是正常的,手术能不能只切除有病变的肠管呢?
这是很多患者都会问的问题。一般而言,溃疡性结肠炎手术需要切掉全部的结肠和直肠(直肠留2cm作吻合)。因为,肠管即便内镜看上去“正常”,显微镜下可能也存在炎症,保留下来的肠管很快就会复发,此外肠管切除后需要把两边的肠管接起来,有炎症的肠管吻合后很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
Q4
手术前需要准备什么?
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包括术前谈话、备血、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择期手术除需上述准备外,还需要调整术前用药(免疫抑制剂、激素等),将营养状况、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状态,做好术前肠道准备、控制感染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因此择期手术及术前优化可使患者结局大不相同。
Q5
手术要怎么做?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治疗,一般采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瘘术。为避免回肠造瘘的缺点,近年采用回肠肛门小袋吻合术,既切除全结肠,即剥离直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又保留了肛门排便功能,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克罗恩病患者的手术方式更复杂一些,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对脓肿一般采用引流术;对出血、穿孔、梗阻、肠瘘一般切除病变肠管及修补术等。一般来说,希望尽可能保留多肠管,而不需要像肿瘤扩大切除范围。克罗恩病每次要尽可能多保留小肠,因为患者可能要面临第二次或更多次的手术。
Q6
术后还需要继续用药治疗吗?
对于UC而言,部分患者术后回肠末端可有溃疡出现,此时可服用美沙拉秦治疗。
对于CD而言,都需要根据病情继续选择合适的方案治疗,以防止其他瘘管形成及手术切口恢复。
Q7
切了那么多病变的肠子会不会影响消化功能?
肠子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以维持健康,按照标准的肠道吸收功能来说,人体只要保持1米以上的小肠就不会引起短肠综合症,若短于1米就会引起短肠综合症,患者吸收营养会变得非常差。手术时切除每一段肠子都要注明切掉了多少厘米,一定要把病变范围切除,其实只要切除病灶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像肿瘤扩大切除范围。克罗恩病每次要尽可能多保留小肠,因为患者可能要面临第二次或更多次的手术。
重要通知
往期回顾
·河南首例!郑大二附院正式院内使用新型生物制剂-乌司奴单抗
·UC患者何时手术,你需要的在这里
·手术篇
·安全“袋”回家
郑大二附院IBD中心简介
请输入
作为河南省IBD的领军人物,冯百岁教授从年至今已从事IBD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近30年,年作为高端人才引进至郑大二附院消化内科工作并担任消化内科主任,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成立河南省首家IBD中心;年10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IBD专家委员会河南诊疗中心落户我院;年11月获批第一批中国IBD质量控制区域诊疗中心;年1月获批郑州大学肠道疾病研究中心;我中心设有IBD专科门诊、专用病房、专职医生(8名)、专职护士(2名),负责IBD病例库、标本库、资料库及粪菌移植项目管理,以及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另外,普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职医生共同参与IBD诊治,在IBD的诊治方面尤其是难治性IBD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团队主持IBD课题近20项,发表论文余篇。
专家介绍
冯百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中国IBD诊疗区域中心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IBD专委会河南IBD中心主任、郑州大学肠道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医院消化科IBD中心粪菌移植中心主任
河南省免疫学会IBD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消化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消化学会IBD学组组长;河南省卫计委特聘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余篇,两次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访问学者;获教育部及省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主持国家级及省部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IBD专病门诊)。
文稿|马娜
编辑|耿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