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是肛门、肛管、直肠病的总称,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10年来,笔者运用朱汉章教授发明的针刀疗法,依据针刀医学理论,对临床上比较棘手的肛裂、肛门直肠狭窄、盆底肌痉挛综合症施行了针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一、肛裂(内括约肌与外括约肌浅部切断术)1、操作方法:体位:取在侧卧位,肛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定位:按时钟法,3、6、9点位。治疗:肛缘1-37.5px处针刀,深达内括约肌下缘,左手食指插入肛内引导,右手持3号针刀将内括约肌及部分内括约肌下部表层增厚挛缩的肌纤维一并切断。一般情况下,病发时间越长,肛门局部肌纤维粘连、挛缩、疤痕也越严重。2、术后处理:①手术当天适当休息;②每天用祛毒汤液ml热敷外洗;③每天按摩肛门2次,每次5分钟,坚持2周。3、注意事项:①术后观察有无出血及不良反应;②针刀操作时食指引导准确,不得刺破直肠,以免造成感染。二、肛门直肠狭窄:多因患内痔行注射术引起的直肠狭窄,多为术者操作不当,注射的痔团、药物过于集中或浓度比不正确,致炎作用产生硬结,3、7、11点因痔区最常见,通过肛镜及指诊反复检查,确定狭窄部硬结的大小、高低、硬度,以便治疗时心中有数。因手术切除外痔组织,创口过快愈合,易形成疤痕,所引起的肛门狭窄,一般前后位发生较多,严重的致肛门很小,大便排放困难或疼痛。体位:左侧卧位或截石位定点:直肠狭窄处下缘定点:与人体纵轴平行治疗: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左手食指深入直肠引导,右手持3号针刀在狭窄处下缘进针,刺入到狭窄处上缘,但不要穿破硬结,视硬结大小1-3刀,出针按压5分钟,10天复查,视狭窄处硬结情况,一般1-2次即可,而肛门因创口疤痕狭窄,局麻下用针刀切开疤痕然后扩肛,一般1-2次针刀手术即可。一、针刀治疗的机理探讨依据针刀医学理论,笔者认为肛门直肠疾病应是肛周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造成的。肛门直肠的内外括约肌,由皮下部、浅部、深部组成,肌纤维走行方向有别,呈纵形、斜形、环状等,相互之间交织成网,因粪质及排便努挣等因素的影响,所受压力、拉力大,较易劳损,形成粘连、挛缩及疤痕;而肛门局部的静脉无瓣膜,直肠静脉又在不同的高度穿过肌层,受粘连、挛缩及疤痕的影响,极易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或淤血积聚;缺血和瘀血引起局部的疼痛反应,疼痛刺激的反射作用,又可激发肛门直肠肌肉的持续痉挛,加重肌肉的劳损,形成一种病理的恶性循环。针刀闭合性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和松解挛缩的肌纤维,可有效地解除局部的粘连、松弛痉挛的肌腱,阻断病理的恶性循环,使局部组织的力学平衡得以恢复,局部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因为切中病机,故临床诸症得以恢复。二、针刀治疗的优越性针刀疗法治疗肛肠部分疾病,如肛门狭窄、肛裂、混合痔、盆地肌痉挛、顽固性便秘、术后水肿等,均有疗程短、见效快、痛苦小、基本无并发症等优点,与传统方法相比,针刀疗法更具灵活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针刀医学肛肠班阐述了肛肠病小针刀综合疗法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包括肛门、直肠解剖生理,肛肠科检查方法,中医对肛肠疾病的认识及非手术治疗,小针刀疗法的治疗原理、临床应用和操作要点,痔、肛瘘、肛门狭窄、盆底松弛、肛肠肿瘤等各种肛肠疾病的诊断要点和小针刀的治疗细节,以及肛肠科常用方药、专用器材等,4天理论1天临床每个学员均有机会动手操作.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可获国家一类学分。
培训时间
年8月22日—26日开课(4天理论1天临床)
报名方式
联系人:
刘老师、李老师、杨老师、余老师: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