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ie编辑
Lu首图来源
medium一场疫情让许多人掐紧了腰包,这对于消费品牌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今年年初Casper上市的平淡表现,美版拼多多Brandless的倒闭,网红剃须刀Harry’s收购受阻的新闻也让去年风风火火的消费市场渐渐遇冷,在许多人的心中,消费品牌可能“药丸”。图片来源:Brandless反观国内,无数个国产消费品牌从年初开始就接二连三的喜讯频传,频繁融资,估值可观:美瞳品牌Moody在2个月内就完成了万人民币的融资,A轮由经纬中国领投,高瓴资本跟投;天使轮由高瓴资本领投,梅花创投跟投。白家食品在2月和6月分别完成了1.1亿、2亿元人民币融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在4月完成了1亿美元融资,由Tiger老虎基金领投,厚朴投资和博裕资本跟投,目前被透露正在商讨IPO事宜,估值至少20亿美元。泡泡玛特在4月完成最新一轮超1亿美元的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领投,计划将赴港上市。气泡水品牌元気森林成立4年获近40亿人民币估值,最近将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将达到20亿美元。昔日的明星品牌一下子就颓了,新兴的品牌燎原之势四起,冰火两重天的众新消费品牌们如何能打赢这场品牌生死保卫战?
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心中掉出C位
高昂的获客成本在美国生活的小伙伴会发现,如果你在网络上搜索了“床垫”这个关键词,接下来打开任何平台的时候就会看到来自各种不同品牌的床垫广告,这便是美国消费品牌们新一轮的恶战,这战争的场景便发生在Google,Facebook和Instagram的广告业务上。近年来这些广告成本水涨船高,CAC(获客成本)成了每个公司新的债务。RetailDive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宠物用品电商Chewy在广告上花了1.06亿美元,占收入的7%;网红床垫Casper则花了万美元,占收入的33%;家具电商Wayfair花了2.76亿美元,占零售净收入的12%,而这数据还是基于疫情期间消费者对网上消费的需求激增,广告成本稍有下降的情况,疫情过去后成本将弹回到原来的程度。对比国内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