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
由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创制的“补中益气汤”演变而来,经历代医家的效法和使用而成为经久不衰的传统名方。由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等药味组成。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中益气丸能使脾虚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升高,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补中益气丸已广泛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等数十种病症,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肺心病、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孕症等。对于疼痛的治疗,还有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坐骨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的报道。
01
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以结肠弥漫性黏膜炎症为特点的慢性肠道疾病,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肛门病变等反复发作为主。该疾患发病病因与免疫、精神等因素有关,但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还待进一步明确,采用补中益气丸配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补中益气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合用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丸每次6g,3次/d,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g,3次/d;对照组单纯服用等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片;连续用药30d后,评价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和疗效改变。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定疗效。
——参考《中国实用医药》年第7期·补中益气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临床观察
痔疮手术后疼痛
有些患者是疼痛难忍,而痔疮手术以后,有些患者因为神经组织是在齿状线以下,外痔区神经非常丰富,很敏感。有的人说他这种疼痛就像玻璃扎一样的疼痛,疼痛难忍。如果换药的时候,不注意前期的准备,患者在用生理盐水,甚至碘伏进行消毒或者清创的时候,病人有的甚至是痛不欲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补中益气丸的主要成分黄芪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病毒、调节免疫、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末梢循环等作用,因“气为血之帅”,故气充足,则血脉通利,“通则不痛”。血流通畅,会减少了致痛物质聚集,能提高痛阈,具有较好的临床镇痛作用,凡遇有面咣神怯,舌质淡或胖、苔薄白,脉细无力等气虚症状明显者,运用补中益气丸治疗,每获良效。亦有患者,术后伴有虚汗症状,大概是手术成为了一种强烈的刺激,使机体的稳态遭到破坏,阴阳平衡失调而造成,这也是补中益气丸的适应症,术后应用该药,还有促进伤口愈合,加快修复速度的作用。
补中益气丸治疗混合痔术后顽固性疼痛35例
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丸对混合痔术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70例混合痔术后顽固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以补中益气丸和奇曼丁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混合痔术后顽固性疼痛有良好的疗效。
——参考《中医药信息》年第3期·补中益气丸治疗混合痔术后顽固性疼痛35例
压力性尿失禁
就是在腹压增高的时候,尿液不受控制的流出。这种压力性尿失禁一般见于中老年女性。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与两种因素有关,一种为绝经期后,因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肌肉缺乏雌激素养护,出现盆底脏器脱垂,导致控尿不佳,造成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为腹腔压力增加时膀胱颈收缩力不够,尿液不自主流出;另一种为经产妇女于之前生产过程中胎头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绝经期后失去雌激素保护时,肌肉可能因既往的产伤导致压力性尿失禁表现更明显。
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或住院部年10月-年8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丸+盆底肌锻炼)与对照组(盆底肌锻炼),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坚持盆底肌锻炼,包括力量、耐力及协调力训练,观察组在盆底肌锻炼同时口服补中益气丸,4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最大尿道外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期24h尿失禁次数,并记录与试验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两组患者24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患者24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服药或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尿失禁频次,提高膀胱的储尿能力及控尿能力,且安全性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中国妇幼保健》年第15期·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