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马某某,女,38岁,由于腹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在消化科服用西药三月余,症状无缓解。经朋友推荐从新疆阿克苏来我门诊就诊。患者诉口干,双侧鬓部疼痛,开始腰酸痛,继而腰酸痛自行减轻而出现腹部疼痛后腹泻,并有便血,月经量少,色红,无血块,眼睛干涩,下肢凉,查舌质淡红,苔白厚,中心黄,脉弦细劲,尺脉沉。辨为:肾阳不足,水不涵木,湿滞蕴热,木郁动血。
-12-24处方:熟地60怀牛膝20肉桂5天冬15麦冬15五味子9茯苓30补骨脂30醋龟甲30槐米15丹皮15车前子30杭菊花15白芍30荆芥炭15
十四付水煎服日一剂
今日再诊,诉服用中药后一天腹泻二至三次,但无腹痛,未再出现便血。双鬓部仍有疼痛,眼睛干涩减轻,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尺脉仍沉。辨为:肾阳不足,水不涵木。
-1-7处方:熟地60怀牛膝20肉桂5天冬15麦冬15五味子9茯苓30补骨脂30醋龟甲30槐米15丹皮15白芍30荆芥炭15杭菊花15钩藤12
二十付水煎服日一剂
患者带药回新疆继续服用,待春节后再调整。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患者口干、腰酸痛、下肢凉,舌质淡红,尺脉沉,可知为肾阳不足。肾阳不足则肾水不能上潮而濡润肝木,肝开窍于目,故目干涩;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水湿停滞,故舌苔厚,湿滞而郁热,肝胆郁于水湿之中则热不外达,双鬓乃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肝胆相表里,郁热循经上攻则双鬓痛;肝藏血,肝胆郁热极易动血,故出现便血。所以病机根本在于肾阳不足。故以引火汤温补肾阳引火归原,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皮凉血疏肝,大剂白芍养肝之体,菊花以清肝疏肝以解目涩鬓痛。槐米、荆芥炭则止大肠之血。服用两周出现腹泻,乃肠中湿滞秽浊之物从大肠而走,故泻而不痛,且觉清爽,且再无出血之病症。效不更方,二诊仍以引火汤为主方加减,因湿热已去,故去车前子,而加钩藤以止肝胆经之双鬓胀痛。
溃疡性结肠炎在西医的理解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紊乱所致的疾病,常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甚至添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服用时间较长,但大部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但中医从整体观理解,人体局部出现的紊乱应是整体问题的一个局部反应,所以根据辩证确定其病机,则问题能迎刃而解。诸如此患者根本为肾阳不足,而其他后续的一系列症状都是与此相关联的。而从西医的角度肯定不会将腹痛、腹泻、便血这些症状与眼干涩、双鬓痛联系到一个问题上。因此中医治疗的是“得病的人”,更重视这个“人”的整体;而西医相对更注重“人得的病”,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