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水杨酸丨带您认识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
内容来源:《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
作者:SunandaV.Kane
主译:曹倩
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如何看待药物治疗
目前,尽管炎症性肠病无法治愈,但我们还是可以用药物来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预防远期的并发症。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没有灵丹妙药。任何声称可以治愈炎症性肠病的言论都只是道听途说,而没有实质的临床对照试验支持。
仅仅一个“临床研究”并不能说明问题。药物需要经过严格的对照试验,设有安慰剂组或者同一组患者使用一段时间药物再停用一段时间,以便进行对照。
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以获得长期缓解,但前提是持续使用药物,因此不能算作治愈。
药物非常重要,但其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同样无可取代,而且药物只有在适当使用时才能发挥其效用。
药物能起到什么作用?
有的只是有助于控制症状,如止泻药和止痛药。而有些则可以控制炎症,例如类固醇类激素。
硫唑嘌呤和生物制剂可以促进肠壁黏膜愈合,使其看起来完全正常。
二、氨基水杨酸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作用于肠道黏膜,不影响免疫系统,所以被认为是治疗炎症性肠病最为安全的一类药物。
这些制剂的活性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5-ASA),有抗炎作用。
尽管它们与阿司匹林(水杨酸)和其他止痛药(如布洛芬和塞来昔布)很类似,但氨基水杨酸在治疗炎症方面有完全不同的机制。
有多不同?打比方说,就像是吉娃娃和大丹犬,它们都是由同一个祖先孕育而来的,拥有某些共同特征,但它们根本就是不同的品种。
儿童服用氨基水杨酸,不需要担心瑞氏综合征(而阿司匹林则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有许多不同种类,如美沙拉秦、巴柳氮、奥沙拉秦和柳氮磺胺吡啶。
进入人体后,它们都被分解成为相同的活性成分:5-氨基水杨酸。
它们的工作是“清扫”附着在肠道黏膜上会引起炎症的蛋白质。不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但却能阻止其引发炎症。
这类药物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拖把”。“拖把”不能阻止尘垢聚集,却能将其清理干净。
下边来看一个病例:
31岁的麦先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在诊断之初就开始每天两次口服5-氨基水杨酸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他在2周内即感觉到症状有所减轻,而在8周后症状彻底消失。
麦先生认为他的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治愈,于是停药。
症状复发之后,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5-氨基水杨酸治疗,然后过了好几个月才再次感觉“正常”。
通常情况下,某些症状(特别是直肠出血)会迅速缓解。而自我感觉恢复正常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再看一个病例:
乔女士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比麦先生的稍微严重些。
她每天的大便次数很多,甚至一周会发生一次半夜排便。她的炎症更为活跃,需要更高剂量的5-氨基水杨酸来控制。
虽然在约2周后,她的症状就得到了改善,但她用了至少10周的时间才彻底摆脱腹泻。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被批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治疗和缓解期维持。
虽然很多克罗恩病患者也在使用这类药物,但大多数数据表明:除非是局限于结肠的克罗恩病,否则它们的疗效并不优于安慰剂的疗效。
对于小肠型的克罗恩病,5-氨基水杨酸的效果微乎其微。
但是,5-氨基水杨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副作用很少。事实上,长期使用5-氨基水杨类药物还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使用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因此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的剂量可能需要多达4.8克/天,而其他患者仅需其一半的剂量。
剂量的加大不太会导致副作用的增加,因此,如果您需要使用更大剂量来缓解症状,那么不用顾虑太多。
但需注意,柳氮磺胺吡啶是个例外,其使用剂量的增加确实会带来更多的副作用,但它对关节疼痛非常有效。
不过,许多人对磺胺成分不耐受或过敏,这也是开发其他无磺胺类药物的原因。
所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所以选择什么药物仅需考虑剂型(胶囊或者丸剂)、剂量和费用。
所有的5-氨基水杨酸药物都可日服两次,甚至每日一次。
曾经有建议称患者可将必需剂量分为每天3次或4次口服。但经过数十年的使用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这类药物彼此之间仅有细微的差别,就像是不同品牌的花生酱或牙膏之间的差异。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哪种取决于个人喜好。
患者使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后偶尔会出现症状加重的请况,这通常在服药后的最初几天内出现。
服用药物后,如果腹泻和出血加重了,这代表着您对该类药物过敏,即便换用其他同类药物也无济于事。这是无法逆转或克服的反应,您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大多数患者对这类药物耐受良好并能从治疗中获益。
但他们也可能出现一些罕见的副作用,如脱发、头痛、肺炎、心内膜炎、胰腺炎和肾损害等。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抑制是柳氮磺胺吡啶特定的副作用。因此,您在服用这种药物时,需要额外的监测以保证安全。
声明:本文已获得浙江大学出版社授权转载,原文版权归浙江大学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在线了解或购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