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冬病夏治”的机理与方法
“冬病夏治”是中医极富特色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其应用温阳强体的中药在特定穴位上敷贴,简单有效,无毒副作用,经济实惠,随治随走,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生活。
三伏贴是一种穴位敷贴方式,用特定的药物涂在体表,刺激穴位,以期起到效果。什么病可视作“冬病”呢?中医认为,小儿及成人过敏性哮喘、咳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低下,过敏性鼻炎以及颈、肩、腰、腿痛和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算“冬病”。中医理论界认为,上述这些病,都是由于体内“寒气”太重才导致的,又因多在冬天发作,故称“冬病”。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治疗的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阳气也达到高峰,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透到穴位经络,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阳补肾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从而减少“冬病”的发生及减轻“冬病”的病情,预防、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
三伏贴的适应症和适宜人群
呼吸系统: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各类鼻炎(尤其是过敏性鼻炎),体质差反复感冒、咳嗽等。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
痛证:慢性颈、肩、背、腰、腿痛等(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等骨关节病)。
心脑血管病:肺心病,冠心病等缓解期,尤其是失眠等。
其他:糖尿病的阳虚型,乳腺疾病,痛经等。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亚健康及体质虚弱的人群等。
适宜人群:2岁以上及成年人。抵抗力差、怕风怕冷、反复感冒咳嗽的成人、儿童及其他体弱者;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寒湿颈肩腰腿痛、虚寒痛经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患者。
三伏贴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禁忌症:发热、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肺结核患者,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半岁以下的儿童,肿瘤患者,阴虚火旺体质者等。
2.贴敷时间:成人4~6小时;儿童1~2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尽量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
3.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忌食海鲜、鱼虾等易发物,避免电扇或空调直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4.需敷贴者最好穿深色衣服,以免药物渗出染其衣服,女士最好不穿连体裙、裤。
5.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年三伏贴时间:
初伏:-07-12至-07-21(10天)
中伏:-07-22至-08-10(20天)
末伏:-08-02至-08-20(10天)
加强:-08-11至-08-30(10天)
贴敷地点:中医科二楼
联系(叶主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