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信封介绍| 信封发展| 信封优势| 信封市场| 信封前景| 信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信封 >> 信封优势 >> 正文 >> 正文

我得了才华病,恐惧自己没有才华三

来源:信封 时间:2023-1-24
                            

原创阿久三明治

作者|阿久

编辑|沈时

我是被父亲带大的。他为了培养我的逆商,做游戏时从不让我。两三岁的时候,经常和父亲玩着玩着就哭了,父亲会说,“你去旁边的房间哭,哭完了过来跟我道歉。”刚开始,我在隔壁的小黑屋里嚎啕大哭,尝试发出各种尖叫,脚跺得咚咚响,却从不会有人来看我。渐渐地,我不那么使劲儿哭了,在小黑屋里的反省时间也越来越短。后来我都不用去小黑屋了,当场调整表情和心情,恳切地向父亲道歉。

长大一点,父亲带我逛商场,我站在玩具前赖着不走,他也从不迁就我,而是用离开表达拒绝。我看着他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小,我只好强装欢笑世故地向售货员表示再看看,然后低头离去。

小学一年级,周围小朋友都流行学乐器,我央求妈妈带我学电子琴。我俩既没天分也没受过熏陶,望着黑板上小蝌蚪似的音符不知所措。不过妈妈认为只要刻苦努力,没有攻不下的难关,于是每天回家逼我练琴。从此一到下午四点,整栋楼都飘着我的哭喊声,我越哭妈妈越强硬,她越强硬我越哭。好在妈妈不像我爸那么固执,某个下午,我俩终于决定放过彼此,她一边把电子琴收进箱子一边断言:“你爸说得对,你就不是这块料。”

小学四年级,乐队老师来学校挑学生,我的艺术血脉再次萌动,一放学就冲到报名队伍里。老师根据手型、口型把学生分配到管乐队或者弦乐队,可能是碍于我的极度热情,老师难为情地决定让我打小鼓,我当场确认报名。兴奋地回家告诉父亲我被选上了,支吾地提出要块钱买鼓,父亲没说什么包了个信封给我。第二天,我顺利地领到小军鼓。小军鼓真好看啊,鼓边是银色的,在太阳底下闪着光,鼓面是白色的,轻轻一敲就会砰砰响。回到家我就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哑鼓垫上练习,没想到父亲突然让我把小军鼓退了,我气极了。他明明答应了。可我知道这容不得商量,以前我在学校擅作主张定的杂志、文具,父亲都会让我跟老师退掉。回到学校,我对老师说不想学了,老师还算通情达理,把小军鼓和哑鼓垫收回去,我看着绿色的垫子上几个白色的斑驳小点儿,觉得丢脸极了,别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我这盆水却总要收回。回家后父亲看我情绪低落,安慰我:“反正咱家也没这个基因。”

也许是为了奖励我替自己收拾烂摊子,也许是为了弥补我失落的时间,父亲给我报了奥数班。在这个一切以学业为重的家庭环境下,我逐渐被驯化成一只畸形娃娃,脑袋大大的,四肢小小的。奇怪的是,我在数学上好像有点天赋。都说男生数学比女生好,但我从来没被哪个男生比下去过,答题总是又快又好。可是能学得好,并不代表喜欢。我逐渐敷衍,甚至学会了抄答案。终于因为“做得太快”被父亲抓包,换来一顿毒打。

老老实实学了两个月,去参加比赛,拿了奖,免试上中学。我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天才,走路时下巴逐渐抬高。初一期末学校安排分班考试,我毫无悬念地进入实验班。

初二开学第一天,班里闹哄哄的,经过一年的厮混,大家已经自动划分成数个小团体,三五人地围在一起聊暑期见闻。我和后桌炫耀分班考试的一道古诗词题:“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下句你猜我写的什么——“四十做官乐逍遥!”后桌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岳飞的满江红你都不知道。”我尴尬地愣住。

门口呼啦啦进来一群人。班主任敲敲黑板让大家回到座位:“这学期各班重组,这些同学和你们组成新的班集体,大家好好相处。”新来的同学开始自我介绍,内容无非是姓名特长兴趣爱好,听了一两个我就注意力丧失,转而沉浸在刚才的失意里,四十做官乐逍遥怎么了,对仗工整逻辑严密。

咚,地面震了一下,旁边坐下一个女生,宽大的校服,微黑的皮肤,她仿佛没注意到我的低落,直接开始叽叽喳喳地讲话:“你好啊,我叫H,原来二班的,我之前楼道里见过你,今天开始咱们就是同桌啦!”我心想,我跟你熟吗?她从斜挎包里掏出课本和铅笔袋,我盯着她黑色的斜挎包,我自己身后规规矩矩的老式书包硌得我后背生疼。

几周相处下来,我发现她就是我的补角。怎么说呢,我的思维是线性的,一根一根条理分明,她是一团的,毫无逻辑可言。物理数学基本不太行,有时候给她讲题都不知道她哪里不会。一到数学课,她总是试图把自己缩得小一点,竖起课本避免和老师目光交流。一旦被点名,我立马能感受到旁边发来一束卑微的求救的目光,眼神之恳切让人无法拒绝,我在纸上写下答案,她抬头报告给老师,安全渡险之后,她会送上一束钦佩的目光,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语文英语课,她就自然很多,宽大的校服经常延伸到我的课桌上,在《追忆似水年华》之类的文学巨著上写写画画。偶尔还会把随身听的耳机从袖子里穿出来,手撑着脸,营造苦思冥想的假象。我对此不予置评,继续和老师对视并不时点头。没一会儿,身边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是她在收拾课桌。

开学还没多久,大家的课桌抽屉都还富余,只有她库存拥挤难以周转,抽屉里塞满零食杂志颜料画笔。她在狭小的座位上左右扭动,忽然掉下一张纸,是一张彩铅画,我捡起还给她,你画的?

“是呀,你知道么,画室里有个男生特帅,我想追他呢。”H说。

H见我还盯着那张画,大方地拍在我桌上:“送你啦!”说完继续扭动起来。我用胳膊挡住画纸,免得老师发现。即使没学过画画也看得出这张画色彩恰到好处,线条笔触细腻,我心里忽然软乎乎的。背面是一首小诗,诗的美我是体会不到的,可不知为什么,流畅的笔迹忽然幻化成一把小刀,扎在我刚刚软化的心上。

上课、写作业、考试、上课、写作业、考试……桌上的教材越垒越高,课桌里的练习册越来越多,从前排传过来一张接一张的卷子压得人喘不过气,大家纷纷找到排解压力的途径。男生踢球,女生看小说。中学门口的报刊亭总会围着一群女生,大家在《最小说》《花火》《男生女生》一类的书中间选定当月精神食粮。报刊亭我是不会去的,虽然主要因为没钱,但我更不明白为什么女生那么喜欢情情爱爱的纠结,作业还不够多吗?

一次体育课下课,桌上多了一本《正青春》,H让我有空看看。我以为她在体谅我囊中羞涩,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没过两天,在水房听见有女生八卦:“你知道吗1班的H上杂志了。”我逃一般地跑回教室。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杂志,一篇篇看过去,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伤痛文学,男生女生那种摆不上台面的小心思真是被他们写尽了。其中一篇尤其好看,讲的是发生在画画教室的暗恋故事,我看哭了。最后结尾落款“作者Helen”,H的英文名。

从这一天开始,H在我眼里变得陌生了,她不再是一个不起眼儿的偏科生。有时候上着课,我会鬼使神差地转头看她,看她身上隐隐散发的光环,我拽拽衣领,懊恼这个好像永远结束不了的闷热夏天。

我开始上课走神,也不那么爱笑了,甚至有男生会传纸条问最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真奇怪,我能有什么事呢?学习成绩不是挺好的吗。在这所有对口小学的中学,同学绝大部分都相互认识,我单枪匹马独自闯进来,一进校就被选为班长,是校长嘴里“我最喜欢的小班长”。初二新开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前几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化学老师还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有没有兴趣参加竞赛,想让我以后走化学这条路。老师同学都认可我,我能有什么事呢?真奇怪。

到了初三,同学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每个人都开始有不可告人的青春秘密。在同学眼中我依旧属于成绩好的梯队,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从看过H的小说,我的心就像被划开了一道口子——我看到自己不具备的能力。这道口子,让我在听课、打饭、跑米的每个瞬间,隐隐失血,只有数理化成绩给无限下坠的信心一点浮力。当我在分子公式的世界里挣扎时,H在拥挤的位子上依旧自我,H好像从不担心自己的成绩。她经常随手写点文字,引用一些小众作家的经典语录,我知道那些人或许并不小众,但因为超过我知识范围,把他们归为小众会让我心里好受一些。在中考冲刺阶段,H开始沉迷摇滚乐,买打口CD。我从来没问过她“打口”是什么意思,这会让我显得愚蠢。我也跑过音像店,从玲琅满目的货架上选中一张“班得瑞”。林肯公园对她来说已经过时了,她喜欢“枪花”,我肯定这不是她审美顶点的代表,但我就记住这么一个。

中考结束,H和我都直升本校。我在悠长的暑假到处闲逛。有次路过盗版地摊儿,我做贼似的买了一张“枪花”的CD。一次也没听过。

高一我们还是同班,还是同桌。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时,H终于不堪数理化的重负去了文科班。为了纪念我们的同桌生涯,她送给我一本带锁的蓝色笔记本,里面是她在别人兵荒马乱时写下的各种奇思妙想。我只翻了几页,那是一个天才的随意书写,它恣意地展示着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的才华。我感到恐惧,默默把它收进书柜的最里层。

学校为了让同学更顺利地接轨高考作文,开始专项训练议论文写作,破题、立论、论点、论据反复练习。我也不知道跟谁赌气,高中三年从未写过一篇议论文,语文老师也没说什么,记叙文偶尔还能拿到55分的高分,作为范文在全年级传阅。但我并不开心,怕H看到,也怕看到H的作文。我自认为自己和H的距离越来越大,她的文字像被上帝握着手写出来的浑然天成,我则是满头大汗憋出的矫揉造作。

以前我特别喜欢窝在书房看杂书,那种忙里偷闲的自由让我有一种快感。自从H的笔记本被放进书柜,我进门都会有意绕开那个区域,仿佛靠近一点都会被吞噬。为此我的高中生涯又消沉过很长一段时间。临近高考一个月被叫到办公室,班主任说我是一匹黑马,沉寂已久的骄傲基因再次抬头,我决定暂且奋发一个月。

高考查分,父母和老师都很满意,还上了学校的红榜,贴在校门口供往来的学生家长瞻仰。我却始终忘不掉那场语文考试,那个很难写成记叙文的题目,被我较着劲硬生生塞进抒情的瓶子,甚至偷偷用了H说过的一句话,就这样,H身上的光被我偷进人生大考的答卷上。

我大概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我想自救。选专业的时候,委婉地和父母提出学艺术的想法,但被无情否决了,说我不是那块料,他们认为法律更适合我,并且实用。我没有任何意见,既然不是最想要的,选什么都一样。

好在法律还是和文字打交道,只不过是冷冰冰、极富理智与逻辑的严肃文字。这似乎很适合我,从小培养的逻辑思维有了用武之地。我向往自由写作的心,被水泥一般的权威学科封箱塑装。为了让自己与梦想有一丝连结,竞选班委时我报了文艺委员,顺利当选。也是,正经人谁干文艺委员呢?带大家排过几次节目,也在学校拿了奖,我自己却觉得徒增羞愧没有成就。换届选举时,我没有再参加,同学在一旁鼓动我,我一边低头一边摆手。我越来越退缩,尽管无人察觉。我终于清晰意识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我得了“才华病”,我越来越渴求H身上的那种艺术才华,那种自由的、随意的、放松的舒展。

时代早就变了,所有人都在尽力展现自己的长处,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还停在过去,总在不擅长的领域较劲。

为了“治病”,我去学架子鼓。像是完成一场童年没做完的梦。我古板而刻苦地一遍遍打着最基础的节奏,直到老板听不下去,进来说,你知道还有其他节奏型吗?好像正在打气的气球突然被人扎破,我又退缩了。放弃总是容易的,但每放弃一次,对自己毫无才气的判定就加重一分。后来我又学了跳舞、画画、弹钢琴,都不了了之。

我还去参加演讲比赛,没有经过训练只凭直觉写稿子,经过一轮轮选拔进了决赛,最后拿到全区第三名的成绩,主办方说我可以直接去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同期获奖的几位选手对这个机会都异常珍惜,积极准备,我却提不起劲儿,因为我在前不久的歌咏比赛里只拿到一个重在参与的优秀奖。

说起优秀奖,我想起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给我报了英语课外班。班里举行过一次单词比赛,全班20多个人,我的成绩刚刚好卡在一半,老师发了一张优秀奖的奖状。十几个小朋友站在一起领奖,我看到坐在台下的父亲并没有笑。刚进家,父亲一把夺过奖状撕了,他冲我吼:“一个优秀奖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我捡起奖状,一边哭一边小心展平褶皱的奖状,用胶条粘好。粘一次,父亲撕一次;我再捡再粘,他再撕,直到奖状碎成一块块橙色的碎片。“优秀奖就不是奖了吗?”我质问父亲。“人人都能得的还叫奖吗?”他怒目圆睁。我被吓到了。

忽然觉得,父亲好像没给过我努力的机会。他一生要强,吃过很多苦,凡事都憋着一股劲,要做就做最好,对我也如此要求。我逐渐把父亲的要求化为评判自己的标准,如果一件事没做到最好,就是失败,优秀奖是失败,第二名也是失败,甚至第一名也不够好,因为下一次要更好。在这种自我苛求下,我把一张张奖状拿回家,接受着旁人的夸奖,却从不敢自我肯定。甚至忘了努力才会有收获,开始不切实际地要求自己在没做过的事情上也要一击即中。好在凭着小聪明,在学习上完成得尚可,可我没有停留在此,我偏偏在意自己为什么没在艺术上成功。我把答案归结为没有才华,没有天赋。我看不到成千上万艺术生在追求艺术道路上付出的艰辛,看不到他们画过的一张张画稿,看不到弹断的一根根琴弦,看不到磨出茧的手。我只是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我瞧不起自己。我甚至不敢努力,在每一次稍微流露失败迹象的时候就选择放弃,因为我怕证实自己真的没有才华。我唾弃这样的自己。

年龄越来越大,自我贬低的词语越来越恶毒,对才华的执着变得越来越畸形,我走上了追求捷径的“邪路”。我意识到重操童子功不现实,或许我可以供养一个才华,从他身上分得一缕光。这种变态的渴求把我推进至暗的深渊。

我认识了男孩K,比认识人更早的是他的文字。那是一篇今天再看都觉得心惊肉跳的好文章。当时看完就哭了,锤在心上的痛感很长时间都化不开,随之而来的是扑面的才气,我像个嗜血的魔鬼在黑暗中睁大眼睛。见到K真人,眼神很灵。几次接触下来,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9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本留学建议收藏出愿材料中日对照详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1. 我得了才华病,恐惧自己没有才华三
    2. 日本留学建议收藏出愿材料中日对
    3. 杨绛劳神父
    4. 横尾忠则总觉得有个陌生的自己在
    5. 民间故事垃圾西施的罗曼史
    6. 波兰画家马库西斯LouisMarcous
    7. 红色年代,诺奖得主多萝西霍奇金为
    8. 站队与不站队,一个晚清改革者的悲
    9. 罗建云打工那九年人网网络
    10. 美国私立高中最新入学要求及优势
    今日推荐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热点关注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