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由遗传背景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疾病,呈慢性的炎性反应状态,病变呈连续性,可累及直肠、结肠的不同部位,具体病因尚未明确,临床以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为特点,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
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或血性腹泻、里急后重,可伴有腹痛、乏力、食欲减退、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多在6周以上。内镜下特征性表现为持续性、融合性的结肠炎性反应和直肠受累,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严重者可见黏膜质脆、自发性出血和溃疡形成。
医案:患者李某,男,主诉为大便稀溏伴脓血日10次13余年,加重1年。患者现大便稀溏,偶伴脓血,日10次,便前腹痛,里急后重,伴下坠感,口服美沙拉嗪等药及灌肠治疗,疗效欠佳,面色少华,形体适中,易怒,纳少,寐差,入睡困难,二便正常。舌脉:舌质暗,少苔,脉细弱。辅助检查:医大一肠镜:溃疡性结肠炎。谢师治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之法。方中柴胡、薏米、骨脂、肉蔻等药进行加减,7剂水煎服,5诊后,患者诸症几近消失,嘱停药观察,如不适随诊。
按语:该患者中医诊断为泄泻,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脾胃虚弱,湿热内阻兼血瘀,免疫功能失调,“健脾益气”以调节免疫为治本,“涩肠止泻、行气活血、养血生肌”为治标的法则。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不运,湿蕴中焦,湿热壅滞,损伤肠络,血败肉腐,肉溃成疡,腑气不通,气血郁滞,相互搏结,损伤血络,故化为脓血而下痢赤白为黏液脓血便。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