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是人生最奇妙的安排。
在茫茫人海中,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谁,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年的那个夏天,我随父亲去佳木斯接新兵,没想到会与一个姑娘结下不解之缘。
她的执着和善良,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从一开始的互不相识,到后来的通信交流,再到最后的喜结连理,这一切都像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正所谓,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留不住。这就是我和杨新梅的故事。
"刘苍松,快去门口看看,有个姑娘找咱们!"
肖团长的话,把正在招待所休息的我吓了一跳。我赶紧放下手中的茶杯,心想:大晚上的,谁会来找我们?
走出门一看,只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正在门口焦急地转悠。见到我出来,她赶忙迎了上来。
"同志,你好!我是杨新梅,我弟弟杨新军是这次你们新招的兵。是这样,我们家明天有急事要办,实在是走不开。您看,您能不能通融一下,今晚就去我家做个家访?"
我愣住了。老实说,我当兵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可眼下天色已晚,我实在不忍心拂了人家的好意。
"这……也不是不行。你先在这等着,我去请示一下领导。"
我赶忙跑回屋内,把情况和父亲一说。肖团长沉吟片刻,拍板道:"人家既然有难处,咱们就通融一回。你带个战士,跟着杨姑娘去一趟吧。"
得了首肯,我立马叫上班长李铁柱,跟着杨新梅出了招待所。
"哎呀同志,来都来了,吃点家常便饭没啥。"
踏进杨家大门,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杨父拉到了餐桌旁。只见桌上早已摆好了一溜家常菜,香气扑鼻。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部队有铁规,接兵期间不能收礼吃请。可眼下人家盛情难却,我总不好驳了面子。
"叔,您看,我们这都吃过饭了。再说部队有规定,我们确实不能……"
还没等我说完,杨父就笑呵呵地打断了我:"没事儿!咱就当是自家人,吃两口还不成么?"
杨父的话,让我进退两难。我求助般地看向李铁柱,可这家伙只顾埋头猛吃,根本不搭理我。
"要不这样吧,叔。你们先吃,我们就做做家访,不耽误你们时间。"
好说歹说,杨父终于同意让步。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们仔细询问了杨新军的家庭情况,并且叮嘱杨父不必挂念。
"叔,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部队就是个大熔炉,新兵蛋子们进去没两天就能练出来。"
杨父听罢,连连点头:"我家新军这孩子,打小就皮实。在部队有你们这些老兵罩着,我和他妈也就不操心了。"
送我们出门时,杨父依依不舍地握着我的手,半天舍不得松开。我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连声说着"保重"。
"刘排长,麻烦你跟我来一下。"
招待所门口,杨新梅突然叫住了我。李铁柱识趣地先行离开,留下我们俩在原地。
"什么事儿?姑娘你有啥吩咐尽管说。"
杨新梅没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瞧,里面竟然装着整整块钱!
"这……"我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可我怎么能收下这钱呢?
"姑娘,你这是干啥?我怎能收你的钱呢!你弟弟在部队,我们肯定会好好带他的。"
杨新梅红着脸,低声说道:"排长,你就收下吧。我弟从小没吃过苦,我怕他在部队受罪。你就多担待着点儿,别让他太委屈……"
我心里一阵感动。看得出,杨新梅是真的为弟弟操碎了心。可我身为一名部队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纪律。
"姑娘,你要是想知道令弟的情况,尽管给我写信。只要他在我们连,我就会如实告诉你。"
我把钱塞回杨新梅手里,诚恳地说:"这钱你收回去吧。放心,只要杨新军肯吃苦,在部队就没人敢欺负他。"
"那……那排长,我听我弟说你姓刘,你大名叫啥啊?"
"刘苍松,苍松的苍,三军的松。"
"刘排长,你可说话算数啊!我弟要是有啥事,我可不客气地给你写信!"
"好嘞!你有我的话,我们军人说话,就是用生命在作保!"
就这样,我和杨新梅约定好了。当时谁都没想到,日后我们会结下那么深的缘分。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
杨新军的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第一封来自杨新梅的信。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一名战士敲门进来,恭恭敬敬地递给我一个信封。
"刘排长,您的信。"
我接过信封一看,盖着依兰县的邮戳,署名赫然写着"杨新梅"三个字。我不由得心中一喜,这丫头还真给我写信了!
展信读罢,才知道原来杨新军已经给家里去了信,把在连里的情况都一一说了。杨父杨母听说儿子在部队表现不错,别提多高兴了。杨新梅这是特意写信来向我表达谢意。
我把信读了两遍,越读越是喜欢。不是因为内容有多出彩,而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股朴实劲儿,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
当天晚上,我就提笔给杨新梅回了信。我在信中说,杨新军在连里确实表现不错,多亏了家人的教育。作为连长,我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他,爱护他。同时,我也向杨新梅问了好,祝她工作顺利,身体安康。
就这样,我和杨新梅开始了一来一往的书信交流。起初,我们聊的无非就是杨新军的表现和家里的近况。可渐渐地,话题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我们聊工作,聊生活,聊理想,聊人生。
记得有一次,杨新梅在信中无意中提到,她一直梦想去一所大学深造,可惜家里条件不允许。我回信安慰她说,梦想这个东西,早晚都能实现。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又有一次,我在信里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从军经历。我坦言,刚参军那会儿,我也想过打退堂鼓。是父亲和战友们的鼓励,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如今回首往事,我庆幸当初没有选择逃避。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收到杨新梅的来信。每次看到她娟秀的字迹,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我知道,在这些真情流露的字句背后,站着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女孩。
那个女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走进了我的心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杨新梅的通信越发频繁起来。从开始的一月一封,到后来的一周一封,再到现在恨不得一天一封。
有时候想想,真是挺神奇的。我们素未谋面,却能通过书信聊得这么投机。每次提笔给她回信,我都有一种跟老友倾诉的感觉。
我常常在想,如果有朝一日,我能有幸见到这位姑娘,不知道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是不是跟我想象中的一样,亭亭玉立,落落大方?
这一天,杨新军来找我,说是有事相求。我赶紧把他叫进办公室,关切地问他啥事这么正式。
"报告连长,是这样的。我姐姐想去沈阳上大学,可家里路费不够。您看您能不能……"
我还没等他说完,就明白了八九不离十。杨新梅前两天刚给我来信,说是想去沈阳读书,我当时还鼓励她要勇敢追梦来着。
"小杨啊,你姐的事儿,连长能帮的一定帮。你回去跟你父母说一声,路费的事儿不用发愁。"
我一口应承下来。当兵这些年,我也攒下了一些积蓄。能帮杨新梅圆梦,我求之不得。
杨新军听了我的话,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连声道谢,说回去一定给我们俩的事儿美言几句。
我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这小子是想撮合我和他姐呢!我故作严肃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甜丝丝的。
我怎么就没早点想到呢?我和杨新梅,不正是郎才女貌的一对儿么?她善良贤惠,我踏实本分,这桩姻缘要成,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突然充满了一种暖洋洋的感觉。那感觉,就像三九天里喝了一碗热乎乎的姜茶,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甜蜜劲儿。
从那天起,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杨新梅追到手。这样一个好姑娘,我怎能轻易错过?
又是一年新兵季,我随父亲肖团长再次来到依兰县。这次,我们不只是为了接兵,更是为了探望杨家父母。
杨母见到我,热泪盈眶。她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苍松啊,新梅上学的事儿,全亏了你。我做梦都没想到,你们部队的同志,竟然这么实诚,这么乐于助人。"
我赶忙谦虚道:"伯母您太客气了。新梅是个好姑娘,我能帮上忙,是我的福气。"
杨母听了我的话,笑逐颜开。她拉着我坐下,开始跟我唠叨新梅上学后的情况。我听得入神,不时附和两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时,杨新军冷不丁冒出一句:"妈,你看连长哥哥对姐姐这么好,不如让他俩处处?"
杨母和肖团长闻言,都是会心一笑。肖团长拍着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我看苍松啊,也到谈对象的年纪了。"
我一下子红了脸,不知该如何接话。杨母温和地看着我,说:"苍松,你要是真心喜欢新梅,就跟她好好处。我们全家,都认可你这个女婿。"
我心里一阵狂喜,连忙点头应允。这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杨新梅在家人心中,也是青眼有加啊。
从杨家出来,肖团长拉着我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苍松啊,你和新梅的事儿,爸妈都支持。你们俩要是真心相爱,就勇敢地在一起吧。不用顾忌其他,只要开开心心的就行。"
我郑重地点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负新梅,不负父母的嘱托。从今往后,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缘分。
那年秋天,我和杨新梅在依兰县的一个小公园里,举行了一个简单而隆重的婚礼。参加婚礼的,除了双方父母,还有我连队的所有战友。
站在红地毯的尽头,我看到身着婚纱的新梅,正一步一步向我走来。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犹如一朵盛开的向日葵,灿烂夺目。
牵起新梅的手,我的心里百感交集。回想这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磨难。是彼此的执着和坚持,才换来了今天的美满结局。
亲爱的新梅,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是你的善良和真诚,感化了我,滋养了我。从今往后,无论前路多么坎坷,我都会牢牢握住你的手,陪你一起走下去。
岁月静好,细水长流。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低头脚下,抬头仰望,定能携手共度,白头偕老。
#深度好文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yzl/1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