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电e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如今,在日常出行中,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然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充电服务不断迭代更新,不少企业建立经营起了充电服务网络。
绍兴后墅路公交充电站投运|张小红摄
与通讯网络类似,不同充电网络运营商在网点铺设、服务协议、结算规则等方面也各有差异。那么在充电面临无法找到签约运营商的窘境时,该怎么办?这个情况该怎么有效解决呢?
现在,解决的方案来了。
国网浙江电力参与编制的IEC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信息交互第2部分:用例》(IEC-2:)日前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在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牵头发布的第7项IEC国际标准。
《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信息交互第2部分:用例》
下面就让小e带着大家一起解读这份国际标准的使用指南吧。
进入正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充电漫游服务」。
「漫游」是早年移动电话刚普及时用户常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蜂窝网络的用户在离开本地区或本国时,仍可以在其他一些地区或国家继续使用他们的手机。「漫游」只能在网络制式兼容且已经联网的国内城市间或已经签署双边漫游协议的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
充电漫游服务,顾名思义,是实现电动汽车车主在不同充电服务运营商间实现自由切换的服务。该国际标准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的运行工作,并可用于核定交互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如同每台手机有对应且唯一的手机序列号(即我们常说的IMEI码,IMEI码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统一分配),每一台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也有属于自己的ID信息,记录了它们的地区、运营商、关键参数等信息,在漫游充电服务中的识别认证到最后的支付都需要用到ID信息。
年,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信息交互第1部分:总则》(IEC-1:)发布。目前,该标准已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实施。
《电动汽车充电漫游服务信息交互第1部分:总则》
但由于制度和国家法规的不同,各个国家ID定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国际标准中外交流中,对于ID标准的定义和第三方转移支付长期是争议最大的两个点。
对此,中国专家讨论后提出的“信封封装式”的ID定义方式:IEC标准ID将保留各国原有ID,只在前后封装了IECID标准信息字段,既保留了各国原有ID标准,又增加了标准的通用性。最终取得了各国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第三方转移支付方面,“支付宝”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lfa/1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