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段落-----
第三章扫除关于效率的误区
我花了8分钟时间只是为了告诉他,如果他想要跟我有什么业务上的往来,最好的接触我的方法就是给我提供他认为最适合我的情况的3个投资计划。尽管他同意了,但我开始怀疑接下来他到底能为我推荐什么东西。
我放下电话后继续做我的事,把这件事彻底忘了。4天之后,我接到了他的证券行发来的一个快件。很大一包。不,这么说不太准确,是非常大一包——足足有3/4英尺那么大。
这里面到底装了什么呢?我一无所知。不过从地址判断,我知道这个包裹里的东西肯定和我们上次的谈话有关。我把包裹拿过来,试图用我强有力的手腕把它撕开,但是它是一个“撕不烂”信封——你知道,就是用胶布封得严严实实,你撕不烂它——所以我把它扔进了垃圾文件堆里。我对付不了那个证券经纪人,估计也对付不了这家证券行。他们赢了,我放弃了。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和这个人有过一点联系。但是想想,要是他给我寄了个小点的包裹,说不定我就成了他的客户。谁晓得呢?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让我发大财了。
每次当我收到一个大大的、装满信息的包裹,我都会迅速地把它凝缩成短短几页我需要的信息。我会使用严格的标准,迅速地把一页纸的信息缩减成几个清晰的要点。依此类推,将一份很多页的文件浓缩成一两页纸的精华,再把这些要点组织一下,打印出来。这样做可以保证你将来能迅速地复习这份文件,保持文件夹的整洁,让你收集的文件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减少你的焦虑。
如果你得不到足够多的信息来做决定呢?有很多人相信在最终拍板之前,他需要尽可能多的信息,如果觉得得到的不够多,就会开始拖拉。但是,在这个信息过剩的社会,不管你是要买什么的东西、雇什么人,或是开一家快餐店,你都能找到足够的信息来决定这件事。事实上,你会发现信息如此之多,以至于想做个简单的决定也变得不可能了。毕竟,扑面而来的信息越多,你的信心动摇得就越厉害,越会助长你的拖拉。
有人做过一个研究来了解信息在人们做决定时所发挥的作用。参加实验的人被随机分成两组,他们都被要求对某件商品做出购买决定。有一组人看到了很多的数据、分析和文章——都是他们觉得需要的信息。另一组人只是凭直觉做决定。几周之后,两组人的反馈显示:那组依靠直觉的人,对他们的决定的满意程度更高!
如果你40岁的话,你做决定的时候就会有40年的经验来支持你。直觉可不是偶然砸到牛顿脑袋上的苹果——它完全是你从之前生活中学习到的东西在一瞬间的呈现。每个人都有凭借直觉做出选择的能力,只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相信“直觉”不知怎么变成了一种禁忌。你相信吗?世界上最顶级的CEO们,都会跟着感觉做出重要的决定。即使是比尔·盖茨也是直觉的忠实信徒,看看他现在取得了什么成就!
《时代》杂志刊登过一篇关于波斯湾战争的文章。科林·鲍威尔谈到说,在他的军人生涯中之所以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原因之一就是他会等到收集到60%的数据时,就根据这些数据、他的经验以及他的直觉做出选择,而不是非要等到百分之百的信息都齐备了。所以,是该改变一下你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了。正所谓过犹不及,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即便是同样的信息,也能把你领向各种方向,当然也会妨碍你的选择。
下一次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大脑中的“决定”装置来指挥你赶快开始某个工作吧!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装置,你肯定也不例外。
24事情越拖越难办
“每天开门和关门的方式,决定着我们生活的方式。”
—弗劳拉·惠特莫尔
犯懒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件事拖到明天会变得更简单吗?”答案就是——NO!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从行业协会收到了一封邮件,协会要求我参加一个简单的调查,可我现在很忙,很不愿意参加。谁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所以我可能会把这封邮件先塞到别的地方,等到“有时间”或有心情的时候再来处理。只不过等到你邮箱里未回复的邮件堆积如山的时候,恐怕你的自然反应可不是你期望的那样。这些琐碎的事务很容易堆积成山,而且比起你一开始就立即处理,这个时侯再去处理的难度恐怕要大得多。
回过头来说这项调查,我会问自己:“这个调查如果拖到明天、后天或者大后天,会变得更加容易吗?”答案当然是:“不。”然后,我马上开始阅读问卷,选择答案,折起问卷,把它塞到回邮信封里,即刻把它寄了回去。这样的处理方式,让我收获了几个小小的好处:
●我不用再为这件事“纠结”了;
●我没有把信塞到找不到的地方,以后也省得再花时间把它翻出来了;
●我没有让等待我解决的任务变得更多;
●我不用去增补我的日程表,也省下来一些时间;
●能在当下迅速地完成调查,让我感觉到自己很有效率;
●能这么快地完成这份问卷会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可能会打电话或者写信给我以示感谢;
●我可以奖励自己一个笑脸贴纸……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zlfa/1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