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为消食回乳要药。临床应用,麦芽还为治疗肝病之良药,浅谈如下。
疏肝退黄: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中医认为是湿热蕴蒸或寒湿阻遏,胆汁外溢肌肤而成。麦芽得春令之气而生长,具有疏泄肝胆之功。用麦芽治疗黄疸,早见于《千金方》。陈藏器《本草拾遗》亦谓麦苗“主酒疸黄”。近代名医张锡纯也有应用麦芽治疗黄疽之例,以鲜麦芽与滑石同煎,服后即病减而愈。认为麦芽善治黄疽,凡遇黄疸症,必加生麦芽数钱于药中,其效颇著,或当有麦芽时,于服药之外,以麦苗煎汤当茶饮之。其认为盖以麦苗之性;能疏通肝胆,兼能清肝胆之热,犹能消胆管之炎,导胆汁归小肠也”。
醒脾止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上常表现疲乏,纳差,泛恶,腹胀,便溏,舌苔腻等症状。为湿浊困脾,脾胃升降失司。麦芽一贯被视为有消食作用,如《别录)〉谓“麦芽消食和中”。《本草纲目》麦芽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本草拾遗》“麦芽可消酒食暴热”。现代药理研究,麦芽含有淀粉水解酶、蛋白水解酶、葡萄糖转化糖酶等多种消化酶。实验证明,麦芽煎剂,对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表现湿困脾胃,均投用麦芽,每至4?5剂则见效,患者食欲增进,腹胀消除,精神好转。乙型肝炎常见的结肠炎,用炒麦芽合参苓白术散,坚持治疗,屡见良效。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之肝肿大,用麦芽,配山楂,对肝肿大恢复有良好效果。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常表现虚实夹杂。病理上为湿、瘀、虚共存,麦芽性平,具有疏肝泄胆,行气散血之功。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均可配合应用,与清热解毒药伍用,有减轻苦寒药对胃肠刺激,寓有“知肝实脾”之意,与退黄利胆药合用,有相辅相成之用f与理气药配用,能达肝制脾;与化湿药互用,利中有补;与化瘀药同用,气血双调,化瘀不伤正;与补益药共用,消补益之胀。选用麦芽,以嫩芽短为佳,其含酶量高,药用效果好,微炒对酶无影响,炒焦则含量大降。退黄疏肝选用生麦芽,鲜麦芽更佳,燥脾止泻微炒。麦芽用量,疏肝退黄宜30g,健脾消胀止泻宜20?30g,补益宜60?g。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情况,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