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调理药膳
肠炎是小肠或结肠肠黏膜发炎的总称,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肠炎是肠黏膜受刺激而发炎,下腹受风寒,或吃得太饱都是致病的原因。中医分为两种,一种是食积泄泻,症状是腹痛,泻后痛减,一会又痛,再泻后又减,粪便如糊状,有酸腐味,舌苔发白,且食欲不振;另一种是湿热泄泻,症状是腹痛即泻,痛一阵泻一阵,粪便稀薄,小便短少,色如浓茶,口渴。
慢性肠炎表现为腹内时时咕咕作响,有时疼痛,大便不畅,便中带有黏液。常见的病因有慢性菌痢和阿米巴痢疾。
二花茶
红茶、银花各10克,玫瑰花、甘草、黄连各6克。
上药加水煎取汁。顿服。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固肠止泻。适用于急、慢性肠炎,以及下痢、泄泻。
止泻茶
四川绿茶、金银花各9克,玫瑰花、陈皮各6克,茉莉花、甘草各3克。
将上药用沸水浸泡(加盖封闭,勿令泄气),10~12分钟后方可服用。每天可分3~5次频频饮之。小儿用量酌减。
消炎抗菌,收效固肠,理气止痛,消化肉积,活血止血,强心利尿,清热解毒等。适用于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泄泻等
粳米姜茶
茶叶15克,生姜3克,粳米30克。
先将粳米淘洗干净,再加入生姜及茶叶水同煎后,即可服用。每日1剂温饮。
清热解毒,健脾利尿。适用于慢性肠炎、久泻不
止。对于久泻而致脾胃虚寒者疗效尤佳。
葛根荷叶田鸡汤
田鸡克,鲜葛根克,鲜荷叶15克。
将田鸡活杀,去皮、内脏及头爪,洗净: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解暑清热,止湿止泻。适用于急慢性肠炎属湿热内蕴者,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大便泄泻,泻下秽臭,肠鸣腹痛。
黄芪鹌鹑汤
鹌鹑2只,黄芪15克,白术12克,生姜3片。
将鹌鹑宰杀,去毛、肠杂,洗净;把黄芪、白术洗净,切碎,塞入鹌鹑腹内,以线缝合,与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5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食肉饮汤。
补益中气,健肠止泻。适用于慢性肠炎属胸胃气虚者,症见饮食减少,体倦乏力,大便泄泻,小便不利,亦可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症。
山药山楂粥
山药、山楂各20克,粳米75克,红糖适量。
山药、山楂水煎取汁,加粳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红糖适量,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剂。
健脾止泻。适用于慢性肠炎,证见脾虚食滞、大便溏泄、完谷不化,或伴恶心欲呕、胃口差腹胀等
蒜头粥
紫皮蒜1-2头,面粉50克。
大蒜去皮洗净,捣成蒜泥,面粉加清水和成糊状;锅内加水毫升,待水开的时候将面糊缓缓搅倒入,边倒边搅,然后放入蒜泥、食盐调味。作早晚餐。
除湿解毒,温中消积。适用于急性肠胃炎。
玫瑰花粥
玫瑰花4克,银花10克,红茶、甘草各6克,粳米
克,白糖适量
先将上药煎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同煮成
稀粥;调入白糖即可。供早晚餐食,温热食。
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固肠止泻。适用于急慢性肠炎,以及下痢、泄泻。
山楂荞麦饼
荞麦面0克,鲜山植克,橘皮、青皮、砂仁积壳、石榴皮、乌梅各10克,白糖适量。
先将橘皮、青妙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煎煮半小时滤渣留汁;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楂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或点心。当主食,常用。
健脾止泻。适用于结肠炎。
银花莲子粥
银花15克,莲子10克,粳米50-克。
先将银花煎取药汁,去渣,用汁加适量清水,和莲子、粳米共煮成粥。每日2次,温热食
清热祛湿。适用于急性肠炎,症见腹痛泄泻、泻下急迫、心烦口渴
胆汁绿豆粉
猪胆汁毫升,绿豆粉克。
取新鲜猪胆汁,拌和绿豆粉,用瓷瓶封存。日服3-4次,成人每次服6克~9克,儿童每次服0.9克。
消炎解毒。适用于急性胃肠炎、菌痢。
目前000+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lsj/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