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信封介绍| 信封发展| 信封优势| 信封市场| 信封前景| 信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信封 >> 信封优势 >> 正文 >> 正文

1947年黄永玉在上海的朋友圈,少白

来源:信封 时间:2023-4-10
最好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www.hldxc.com/m/

11月19日,由中华艺术宫、北京画院主办的“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于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中专门开辟了“黄永玉与上海”版块,阐释了黄永玉年在上海期间的经历和他的朋友圈。在此,我们做了图文的梳理,与您分享此版块的内容,便于您进一步理解黄永玉的木刻艺术。

年黄永玉在上海时的“朋友圈”

年,黄永玉来到上海……

年,七十四年之后,九十七岁的黄永玉为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他在《自画像》里写道:“在上海一个老人家开我的玩笑说:看这小瘪三,讨饭还背满口袋书,还有十几斤重的磨刀石。这话虚晃了七十五年,老人家早已离开人世,其实我那个大口袋里岂只有书和磨刀石,还有刻过和没刻过的木刻板、木刻刀、笔墨纸砚跟颜料盒。现在想来好笑,那时候谁个敢笑,具备这幅家当的青年并不多,有的人连木刻刀怕还没有见过。唉!那时候一个孩子在外,自己要养大自己,教育自己真不容易。到得老来,一身里里外外都是伤,本老头已算是个非常走运的人了——嗯哼!”

黄永玉自画像79.3×79cm年

二十多岁的黄永玉极度热爱木刻,他说:“我还不懂得木刻工作的意义,只尝到它的快乐和兴奋。”在此之前,他的木刻基本上是按照野夫的《怎样学习木刻》一边自学,一边创作的。到了上海以后,经野夫、李桦、陈烟桥、章西涯的介绍,他加入到了“中华全国木刻协会”,投入到鲁迅所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中,他还接触到了一些“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的作家,受到他们的影响,创作了《你这个坏东西》《消灭打手》等木刻作品。

黄永玉你这个坏东西木刻

黄永玉消灭打手木刻

在木刻协会里,黄永玉开心地工作着,他在《密泪》里这样回忆道:

“值得怀念的40年代上海全国木刻协会。

烟桥、野夫先生那时健在,李桦先生正是旺盛的中年,新波在南方开辟他哲理诗似得木刻新篇,西涯、王琦、麦秆、阿杨、克萍、朱鸣冈、荒烟、汪刃锋、延年,这些老大哥都各具风格地在进行创作。

说一声开个秋季或春季木刻展览会,大家马上就动起手来。找会场、布置、装框、挂画、几天几夜,从来没人想到过津贴和加班费,先天养成的尽义务本能。公事归公事,事情办完了,一阵子疲乏极了的高兴之后,再各人回家愁各人的生活。

闭幕的下午,收拾打点完毕,大伙儿一起上一家俄国餐馆吃顿八角大餐以示庆祝。

干净利索,不为名不为利地继续了好几年。”

黄永玉年创作的木刻作品《讲故事》,成为年出版的野夫《怎样研究木刻》修订版《木刻手册》的封面

在黄永玉的一生中,能够让他钦佩的人并不多,表叔沈从文便是一个。年初,黄永玉将四十余幅木刻作品寄至北平,希望得到沈从文的指点。沈从文很欣赏黄永玉的版画,把他推荐给了学生汪曾祺和萧乾。《太阳的风景》是黄永玉的随笔录,其中《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带着深情回忆了他和沈从文之间的交往细节:

“我已经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他的毛笔蝇头行草是很著名的,我收藏了将近三十年的来信,好几大捆,可惜在令人心疼的前些日子,都散失了。有关传统艺术系统知识和欣赏知识,大部分是他给我的。那一段时间,他用了许多精力在研究传统艺术,因此我也沾了不少的光。他为我打开了历史的窗子,使我有机会沐浴着祖国伟大传统艺术的光耀。在一九四六年或是一九四七年,他有过一篇长文章谈我的父母和我的行状,与其说是我的有趣的家世,不如说是我们乡土知识分子在大的历史变革中的写照。表面上,这文章有如山峦上抑扬的牧笛与江流上浮游的船歌相呼应的小协奏,实质上,这文章道尽了旧时代小知识分子与小山城相互依存的哀哀欲绝的悲惨命运。我在傍晚的大上海的马路上买到了这张报纸,就着街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眼泪湿了报纸,热闹的街肆中没有任何过路的人打扰我,谁也不知道这哭着的孩子正读着他自己的故事。”

沈从文和黄永玉

黄永玉翠翠和爷爷13.5cm×18.5cm黑白木刻

《边城》完成于年,是沈从文“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翠翠和爷爷》是黄永玉为沈从文的《边城》所作的插图。

黄永玉和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后来成为了好友,多年之后,谈起汪曾祺黄永玉说:“我的画只有他最懂”。汪曾祺初见黄永玉之后,给沈从文写信,称黄永玉是个“小天才”:“黄永玉是个小天才,看样子即比他的那些小朋友们高出很多。……他参与全国木刻展览,出品多至十余幅,皆有可看处,至引人注意。……真有眼光的应当对他投资,我想绝不蚀本。若不相信,我可以身家作保!我从来没有对同辈人有一种想跟他有长时期关系的愿望,他是第一个。您这个作表叔的,即使真写不出文章来了,扶植这么一个外甥(应是侄儿——修订)也就算很大的功业了。”

汪曾祺和黄永玉

在上海的日子里,黄永玉还认识了冯雪峰,冯雪峰是鲁迅的挚友,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重要成员之一,他参加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党校工作,后又被派往上海,长期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年冯雪峰的《今寓言》出版,需要木刻版画作为插图,楼适夷先生介绍黄永玉认识冯雪峰,当时黄永玉只是觉得冯雪峰眼熟,并不知道自己结识了一位“大人物”,就这样黄永玉为《今寓言》做了第一次的木刻插图。年黄永玉从香港到北京定居,冯雪峰重新编选出版《寓言》,再次邀请黄永玉为其设计封面与插图。

黄永玉冯雪峰像木刻

冯雪峰的著作《今寓言》,封面插图为黄永玉的木刻作品

黄永玉在上海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昂贵的物价,让他的生活捉襟见肘,但他也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楼适夷、唐弢先生、臧克家先生都对这些文学青年照顾有加,像对待弟弟妹妹一般地温暖亲切:

“40年代上海的生活真是万分艰难。首先是住房,交出压垮了腰的房租,然后是吃饭、穿衣,然后是参加社会活动。现实生活的压力和艺术性的真诚经常发生矛盾。如果说房租每月是五十元的话,木刻作品的稿酬是五元,那么每月得刻出十幅木刻才能解决房租问题。……

楼适夷先生、唐弢先生、臧克家先生是年轻人常去过分骚扰的对象。那时他们大概才五十多岁吧。楼先生在拥挤不堪的《时代日报》编辑部,给安排投稿的计划,给介绍木刻拓片的欣赏者和买主,有时还步行带领去看一些前辈,细致体贴得真像绣一朵什么花一样。唐先生那时在上海邮政总局工作,坐在一间很神气的办公厅里,年轻的冒失鬼闯进来时,相信每回必定都吓他一跳。于是又是介绍稿子,又是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里头有他经手转来的稿费,甚至勉为其难地介绍给一些有钱的老头子、老太太画油画肖像,设计邮票。由于手艺的幼稚,不免使他在那些熟人面前过不去。这些事,也都是在自己老了之后想起来才感到惭愧和需要感谢的。臧克家先生也住在虹口,他的家是一套日本式的房子的某一局部。想必不惯于盘腿成天坐“榻榻米”,干脆弄来一两张椅子在木质的过道待客。客人一到,照例一杯龙井茶。然后又是介绍木刻、介绍诗,又是掏出一叠稿费交过来。现在仔细想也是不太对头,怎么可能每一次去拜访他时,都能多多少少收到一些稿费呢?大有可能是他自己从寒碜的口袋里垫付的。”

楼适夷先生、唐弢先生、臧克家先生(从左至右)

黄永玉从小就喜欢看漫画,慢慢地也试着自己创作漫画。年的儿童节,父亲送给他的礼物,是一本张光宇和张正宇兄弟合著的《漫画小事典》,这本书教会了他有关画漫画的许多技巧。当时的上海,不仅是繁华的都市,也是中国漫画起步的地方,我国最早的以“漫画”一词称呼绘画出现在年3月27日的上海《警钟日报》上,该报首次开辟了“时事漫画”专栏;年12月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漫画会”在沪宣布成立;年11月4日中国漫画史上首次全国性漫画展“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沪开幕;年春,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在上海成立,此为首个全国性漫画家组织。黄永玉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认识了张正宇、陆志庠等一批漫画家,尤其与陆志庠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黄永玉谈漫画对他的影响

黄永玉陆志庠像18.5cm×13.6cm黑白木刻

左起叶浅予、丁聪、陆志庠

陆志庠苏州人,出生于年,因为儿时用错药成了聋子,说话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只有身边相熟的几位好友能听懂他的话。陆志庠很有绘画天分,并刻苦努力,他的漫画能够贴近下层劳动人民,黄永玉欣赏陆志庠的艺术,年陆志庠去世后,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纪念陆志庠:

“他一生的艺术生涯,没有对不起任何人:旧社会、新社会,国民党,亲戚、朋友,也都没什么要对不起她,两不赊欠,脱卵精光;道道地地的‘赤条条一身无牵挂’,离开这个毫无所谓的混蛋世界。

凡高活着的时候,巴黎艺术殿堂的尘埃而已;死后一百零二年的今天,声誉如雨中棉花日重一日,一幅画近亿美元,当年让他有幸活在一幅画的价值里,退一步说,让他每天有两美元过日子的话,凡高一定会更加灿烂。

凡高活了三十七岁,画了十年画,留下许多作品。

陆志庠活了八十多岁,画了近七十年画,留下多少作品呢?……世上最多只有十幅陆志庠的原作了,墨笔画在白报纸上的作品。

画家其实是种少数民族。

独特的脾气、思维法则、生活与宗教习惯、工作方式。向来为人另眼相看。

神圣而卑微,捧上天或碾作尘,成为圣物或笑柄,再好的本事也摆脱不掉背后那个伟大的阴影——唐明皇到梅蒂奇,尼姑拉到拿破仑,斯大林到毛泽东……即使是生前独立精神的凡高,死后也逃脱不了这种力量的追杀……比起凡高,伟大神圣的陆志庠连死后的哀荣也没沾边——丧失说理的根据:作品。

陆志庠是个流落他乡的少数民族。”(黄永玉《不用眼泪哭》)

黄永玉喜爱上海,虽然他在上海仅仅待了两年的时间,但其中各种有趣的、激动人心的人和事,足矣让他回忆至今。

黄永玉为自己所著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所画的插图,表现了他对上海的印象:

参考资料:

李辉《汪曾祺眼中的黄永玉》南方日报

颜家文《黄永玉父亲的画》文汇报

《侬晓得伐?中国漫画是从上海起步的!快来看看迭些老漫画》新民晚报

展览: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

地点:中华艺术宫33米层展厅

展期:年11月19日-年02月19日

(编辑

罗元欣)

(本文图片素材源于北京画院、齐白石传人书画网)

辛丑年发布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9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设计印刷中关于纸的概念以及6种常用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1. 1947年黄永玉在上海的朋友圈,少白
    2. 设计印刷中关于纸的概念以及6种常
    3. 学年总结主题lapbook资源分享I
    4. 上学还能收到镶宝石的录取通知书
    5. 国徽制作和销售监督管理的有关依
    6. 新鲜出炉江西部分高校录取通知书
    7. 柳青最后修改的创业史样书中国社
    8. 寄信到太空是真的只要19元,就能写
    9. ICONF画报同一镜头下昆凌的时尚表
    10. 郑州vi设计项目内容清单全套
    今日推荐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热点关注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