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信封介绍| 信封发展| 信封优势| 信封市场| 信封前景| 信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信封 >> 信封优势 >> 正文 >> 正文

瞭望瞭望40年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装了防

来源:信封 时间:2023-4-6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m.39.net/news/a_6314286.html

瞭望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融化了那段时光的坚冰,也为自己的成长浸润出一片土壤。受恩于这地这人,更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做事做人当用心用情

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报道的底色与基调,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无形力量。而瞭望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帮带传统,更是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装了“防护墙”

瞭望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值得我们用青春与热情守护的事业

文

瞭望周刊社主任记者王仁贵

接到写“瞭望见证”的“任务”实属突然,既荣幸也忐忑。

荣幸在于,撰写“瞭望见证”文章的都是新闻战线的前辈或其他领域的专家,能与他们汇文成卷,与有荣焉。

忐忑也在于此,从业十二载,阅历尚浅,在瞭望一直是学习者和追赶者的心态,谈“见证”总有些许惶恐。

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步。《瞭望》40年,踵事增华,踔厉奋发。回顾一路历程,借此向“瞭望者的瞭望台”送上40岁生日的祝福,向一路同行的“瞭望者”致敬。

在呵护与关怀中度过艰难时光

大学毕业,我即进入瞭望。初到瞭望的那些年月,家庭琐事占去我不少精力。

到瞭望工作不到一年时,父母同时遭遇车祸。在医院撑了几天后,父亲不幸离世。因家境困难,大学学业主要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上班后的收入更多也就用在还贷上。到医院见到父亲时,一旁的病友说,“你儿子回来了。”父亲当时的一句话至今让我深深愧疚:“回来是回来了,但他身上也没有钱。”这一次变故让我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彻。

办理完父亲后事,没等母亲出院,我就又回到了单位。见到我,周刊社的领导和多位前辈,大多是为什么不多陪陪家人的嗔问。得知我家庭境况,在我还在家里处理事务时,周刊社就已组织了捐款,从周刊社领导,到本身家境也不富裕的普通职工,纷纷伸出援手。拿着贴有爱心的捐款回到住处,我悄悄大哭了一场。刚入职这里时,就有早几年到的同事说,这里的氛围简单,不会有人给你压迫感,更不会有人为了寻求什么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此次,瞭望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而我也把那个贴有爱心的信封留存至现在。

父亲的离世也带给正上中学的弟弟不小的刺激。此后两三年里,原本就处在叛逆期的“坏小孩”变得更加桀骜不驯,除了让母亲更操心,有时甚至与老人大吵大闹,母亲不时以泪洗面。身边同事不时能听到我对弟弟的咆哮与责骂。想着换一个学习环境或许会好些,于是为其转学,未承想脱离了母亲唠叨与监管下的小孩,在与同学冲突中闯下了更大的祸。

在难捱的日子里,身边的师长再次给予我坚定的支持与帮助。事后我得知,一位老编辑悄悄叮嘱其他同事,不要在工作上给我增加压力。部门同事也总是尽力承担,让我在工作的同时,可以有更多精力处理各种烦心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瞭望的多位师长都全力帮扶。一位老编辑还自己出面联系分社领导给予支持和帮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事不怕事,寻找解决办法就是了。我们都会帮你。”老编辑这句话给了我直面困难莫大的勇气,这也成为我此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

瞭望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融化了那段时光的坚冰,也为自己的成长浸润出了一片土壤。受恩于这地这人,更让我时时提醒自己,做事做人当用心用情。

过往的经历也磨砺了自己的韧性,也进一步养成我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性格。在“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一个月的调研里我病倒两次,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身体一允许便立即追赶大部队。

最终的坚持也换来了收获。除了刊发几组专题报道外,我也采写了大量新媒体稿件。行程中的表现得到带队的中宣部负责同志的肯定。在长江上的一次主题采访中,成为受邀参加采访的3家媒体之一。回到北京后,又作为4名执笔人之一,承担了为中宣部撰写长篇调研报告的任务。中宣部为此专门在部里组织各参与调研的媒体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为我们撰写调研报告提供支持。报告后来在《求是》杂志全文刊发。

在磨砺中破浪前行

到瞭望面试时,主持面试的负责同志的一句提醒让我记忆尤深。面试快结束时,他说,大学刚毕业,要多学、多思、多想,要多到实地调研,不然就成了典型的“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了校门,出了校门进入机关门。

自工作以来,秉持勤勉初心。但对于《瞭望》这样一本以深度时政报道见长的权威刊物,勤奋之外更多需要学思践悟,大力提升思想力。影响别人思想的人,首先得让自己有思想,且要有快人一步、深人一层的思想。

初到瞭望时,难免想快点出手,想在刊物上见着自己的作品。整整快一个月,当时的部门负责人就只让我阅读《瞭望》,让在阅读中触摸《瞭望》报道的脉搏。

首次接到任务便是出去调查。那时作为北京标志性工程之一的北京南站刚运行不久,周边交通的不便受到民众广泛质疑,于是让展开调查,看是工程建设真的有缺陷,还是初期运行暂时的困难。冒着高温跑了几次南站后,带回来的多是乘客的吐槽。汇报采访进展时,编辑部负责人的一句“你只听了乘客怎么说,联系铁道部了吗?”让我既惊讶又胆怯,心里嘀咕着,“这事还用得着采访铁道部?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铁道部会搭理我吗?”估计刚到瞭望这样大平台的大学生差不多都有这样的心态。事后一名编辑找到我说,大学刚毕业最重要的是要转换心态,联系部委采访也许别人不行,但你可以,因为你是瞭望的记者。

这次的采访让自己渐渐感知到瞭望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她能够给记者多大的空间,同时也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课。见诸《瞭望》的监督报道,都客观平实、深刻全面,都注重从建设性的角度探寻问题解决之道,而不是为了博眼球的为监督而监督。

这些奠定了自己在瞭望做报道的底色与基调,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无形力量。而瞭望数十年来一贯坚持的传帮带传统,更是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装了“防护墙”。之后的报道中,从初期的《一块砖“堵死”节能路》《京城虚假药品广告追踪》等,再到后来的《局部“泡沫”加压土地调控》《再揭工矿用地大暗箱》《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谢幕》《为什么要捍卫种业安全》《全球化治理:“一带一路”倡导新型义利观》,以及近年来的《解码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地方数据“挤水分”影响几何》《京津冀五年协奏曲》等,都坚守着这本时政大刊的风格。诸多报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是围绕着一些地方撤并村庄的调研。

年前后,一些地区在农村推行“撤村并居”的政策。土地需求紧张的现实,加上政策执行中涉及的建设用地指标,让“撤村并居”站在了风口浪尖。不少人怀疑农村社区化的动机,有人认为推行这一政策并非单一目的。

在此背景下,周刊社领导要求展开调查。出发前,还专门安排资深编辑坐镇后方指导,调研中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根据调研情况再明确下一步突破的方向。采访中,领导又专门来电,一再叮嘱注意安全,如有必要,可以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安全保护。调研数天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向地方政府多个部门负责人求证,并就存在的疑问进行深入采访。

调研情况表明,一些地方推行“撤村并居”有一定合理性,但存在着超越发展阶段的行为。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扩张建设用地的冲动。稿子从农民生活需求、农村人口就业、非就业人群保障等方面提出必须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就宅基地置换出来的土地如何定性、撤村并居的时机是否成熟等方面提出了疑问。报道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撤村并居也从狂热中“降温”。

回到编辑部后的第二天,地方多名干部也跟来了。当时的负责同志让我回避,自己出面与地方干部沟通。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刚走,其就找到我说,已回绝了地方相关要求,并告诉他们监督是媒体的职责,如果地方有不对的地方,媒体监督也是在帮政府的忙,有助于政策纠偏,地方做得好的,也会不吝赞美之词。

“稿子是我签发,导向是我把,你对事实负责,我对记者负责。”周刊社领导要我保存好录音、文字、照片等各种证据,做好别人继续“算账”的准备。于是,当地来“公关”的团队还在回程的火车上,报道就刊发了。

同事关于水质污染导致的“癌症村”的调查报道,编辑部同样无畏压力刊发;某部委因新型城镇化报道上门“兴师问罪”,周刊社领导和编辑据理力争保护记者采访权益……这些让年轻记者切实感受到新闻人的荣光,不少记者也因此怀揣着一颗滚烫的心投入到新闻战场,相关报道也在瞭望风骨的坚守中越加闪亮。

在践行“四力”中长本领长见识

“所谓‘见识’,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多识广,前提是‘见’,见得多了,‘识’才能博广。不要整天待在办公室,那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一位老编辑曾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阐述了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重要性。

为了帮助记者成长,周刊社领导一直强调记者思维的训练,要求记者到基层调研前必须扎实做好案头工作,脑海里带着政策到地方去,将宏观政策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检验政策执行的成效,分析判断是政策不契合基层实际,还是地方执行政策跑偏走样。同时要注意挖掘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基层典型,推进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为了增强报道的逻辑性,更好把握问题的要害,周刊社领导鼓励记者画思维导图;为了准确把握相关政策,还逐字逐句教年轻记者读文件、读通稿。

年以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瞭望大力推进记者编辑深入践行“四力”,并建立了瞭望增强“四力”业务讨论群,就有关文章标题、新闻作品体例、媒体发展态势等内容,组织采编队伍讨论。编辑部一再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

年4月,周刊社调我到办公室工作。在领导身边工作,给了我近距离接受指导的机会。瞭望的负责人,对年轻记者的成长用心良苦。与他们接触越多,感受也越深。周刊社多位领导在不同场合都要求我,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不要放弃采编业务。他们或不时“安排”一些任务,让我保持对新闻的热情;或鼓励多写写评论,保持思考的状态,甚至有时专门提醒我出去做做稿子;或手把手指导修改文件,并亲自指导完成相关监督性调查报道。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浸染下,不少记者在基层调研中都有新斩获。《“鬼先生”转业》《廉江小家电生死劫》《汇宸信贷难局》《临储油保管费“狸猫换太子”悬案》《社区里的这些人,那些事》等“四力”作品陆续见刊,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在这样的呵护中工作、生活、成长,实属幸事。于是我告诉自己,也告诉身边的伙伴,瞭望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值得我们用青春与热情守护的事业。

如今,步入“不惑之年”的瞭望,一系列“谋变”之举带来新希望:全力打造“治国理政纪事”专栏,大力推进瞭望善治APP的研发,两次改版,持续优化栏目设计,开通瞭望在新华网二级页面,上线“瞭望”强国号,奋力推进刊物发行创新高,把保障和维护职工利益放到突出位置……这些正是以“珠峰”封面致敬过往的“守正”,更是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的“创新”。

置身其间,不容懈怠。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9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街机到主机皇牌空战元老们回忆系列成
  • 下一篇文章: 郑州vi设计项目内容清单全套
  • 最新文章
    1. ICONF画报同一镜头下昆凌的时尚表
    2. 郑州vi设计项目内容清单全套
    3. 瞭望瞭望40年为年轻记者的成长加
    4. 从街机到主机皇牌空战元老们回忆
    5. 为南开新生制造惊喜的人中工网
    6. 全新录取通知书来袭,开启你的岭师
    7. 官方首曝vivoS5真容,挖孔屏菱形四
    8. 大正浪漫画展100年前的日本女性与
    9. 寄生虫影片中还隐藏着第二种结局
    10. 录取通知书也可以如此有趣京东物
    今日推荐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热点关注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