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O3),具有强氧化性与不稳定性,在常温常压空气中易还原
为氧气半衰期45分钟。臭氧可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
度比氧高约13倍,比空气25高倍。但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空气中快
的多。如水中臭氧浓度为6.25*10-5mol/l(3mg/l),时,其半衰期5-30min
,但在纯水中分解速度较慢,如在蒸馏水或自来水中的半衰期大约
是20min(20℃),然而在二次蒸馏水中,经过后臭氧85分解只
有10%,若水温接近0℃时,臭氧会变得更加稳定。
医用臭氧,一是利用医用纯氧制备的臭氧与纯氧的混
合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作用,能通过氧化还原作用迅速杀灭细菌,为广谱有
效的强杀菌剂。随着对医用臭氧的生物药学特性认识的深入研究,臭氧在医疗
界中被广泛应用,在欧洲等地医用臭氧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创伤及皮肤溃
疡的愈合、脑中风、溃疡性结肠炎、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其临床疗
效得到了充分肯定。臭氧溶于水后形成的臭氧水具有更强的消毒杀菌功能和分
解催化作用,能把有机物、重金属分解或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针对臭氧水
这一特性,国内外学者在临床中大量应用臭氧消毒水,对感染性创面清创,口
腔含漱,阴道冲洗消毒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臭氧水制备设备体积小,
制备简单迅速,在冰箱中保存可使用3一4天,相对于传统的消毒剂有明显的优势。
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臭氧治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为何迟迟未能真正推广
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基础研究远远落后于临床实践,许多作用及机制尚
未明了,限制了其临床治疗领域的扩展尤其是目前尚缺乏有关臭氧治疗安全
性以及使用浓度的系统的基础研究,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医用臭氧安全
性及应用浓度范围的相关研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臭氧疗法安全性的研究集中在臭氧对血液及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
的影响方面。臭氧有强烈的氧化作用,接触一定浓度、一定的持续时间会造成
机体的损害。虽然血浆中有缓冲系统以及一系列的抗氧化剂存在(如维生素C、
尿酸、筑基蛋白、糖蛋白等),造成臭氧的作用被中和、活性迅速降低,但仍有
部分的臭氧在血浆中会生成活性氧(ros),在体外血液实验中,可以触发
若干生物化学通路,生成的在0.5一1.0分钟内被血浆中的抗氧化系统中和
在接触并溶解在血浆中时,臭氧迅速和抗氧化剂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
级联生成一系列复合物,如过氧化氢、脂质过氧化产物等(其中作用较明显的
一轻壬烯醛能够激活血液、内皮细胞和实质细胞的某些功能,从而发挥对各种
疾病的生理功能调节及治疗的效应)。Bocci等的研究表明,医用臭氧浓度小于
80ug/ml,血液及红细胞中的缓冲系统、抗氧化系统可以抵抗臭氧对组织、细胞
的损伤作用,从而发挥臭氧的治疗作用当臭氧浓度大于80ug/ml,则易引起组
织细胞的损伤,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损伤作用更加明显。
但是以往针对臭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臭氧气体的抗炎、镇痛、免疫调节,
臭氧水的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临床效果这一方面。因此,有必要更进一
步探讨,与臭氧气体相比较,臭氧水的浓度不同,其作用效果是否不同?不同
浓度的臭氧水作用于机体,机体的局部组织发生了何种变化,是何种机制导致
了这种变化?这些问题是临床臭氧治疗医师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