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信封介绍| 信封发展| 信封优势| 信封市场| 信封前景| 信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信封 >> 信封优势 >> 正文 >> 正文

曾经的浦江人原来靠这个度过炎炎夏日的澎

来源:信封 时间:2024/9/11
<

原创王锦吴格赛浦江微讯

一提到夏天,有人就会说空调WiFi西瓜,吹着冷气,吃着西瓜,还有满格WiFi信号,将酷暑的嚣张气焰狠狠地踩在脚下。不过,在许多浦江人的记忆中,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一把小小的麦秆扇,摇来阵阵清风,摇过了整个夏天。尽管岁月远走,记忆中忘不了的是常摇的麦杆扇。

麦秆扇,是中国的六大扇之一。浦江麦秆扇起源于明代,由明末清初人称“得其书画片羽者,皆珍若拱璧”的浦江倪大村人(今属浙江兰溪)倪仁吉所创,后曾一度绝迹,至清代同治年间民间艺人金翠娥挖掘制作,得以流传。漂亮的手工麦秆扇,给了几代人一夏的清凉。

郑新蓝,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曾在郑宅草编厂从事草编设计并任厂长,对麦秆扇编制历史有较细致的了解。她说,从明朝那个朝代开始,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扇子,那个时候都是高手在民间,她用自己的原材料,来取代制作纳凉的扇子的。过去,在浦江农村,青年订婚后,男方在端午节都要送端午应时礼品给女方。女方在回礼时,扇是必回之礼品。以前,传统的农家妇女被男人订婚以后,男方也挑粽子回来,在端午节;女方就挑编成最好的手艺扇子,拿去回礼。

双面细扇是由两片扇面合成的麦秆扇,制作时先用针把麦秆划成粗细均匀的细条,再根据图案设计的要求精细编制。两片扇面,一面是花鸟,另一面是文字,艺高手巧。

上世纪70年代,浦江的麦秆扇从扇子演变为麦秆画,又正式定名为麦秆贴画,简称麦秆画。后来,工艺走入寻常百姓家,许多受着浦江书画熏陶长大的家庭妇女,农闲时也能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扇子。这些扇子,也是当时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

郑新蓝说,到上世纪70年代,麦秆扇全是出口,主要是做像这种扇子,最早是白大扇,本白的,然后用不同的染色,各种工艺,把它做成不同的颜色来出口。当时,外贸公司出口扇子的量非常大,收入十分可观。当时还开发了用这种香根草,下面是做香水的根,上面的草是废物,也编成一个扇子出口的,用不同的原材料开发不同的扇子出口。

郑新蓝说的白大扇,一般由麦秆编的五股辫团转缝扎而成,有的五股辫中饰有染色麦秆,使团扇增加花色。该扇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在农村里老幼皆喜欢用它。有着一手制作麦秆扇的好手艺的郑新蓝现场给记者展示了该扇的制作手法。白大扇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编扇子前,要把精心挑选的麦秆芯用石灰水浸泡几天,捞出来晾干,让麦秆芯看上去白里透亮,色泽丰满;然后要挑出那些无折痕、无斑点、不开裂的麦秆芯按长短粗细分类并整理成束。选料怎么做,第一,高和低怎么挑选麦秆。高低把它理出来。当中的,要好的挑在当中,然后分成三等,再把它挑选出来,分起来,到时候做好枝数,当中规定多少数量,然后把它捆起来,做成麦秆扇。一把扇子主要是有五个枝数来做,像一手有五个手指,做成一把扇子也一样的。当中、两边(共五枝)做成一把扇子。挑完之后,拿起到水池。这个麦秆要泡水,然后去把它捆起来。要用水把它泡湿、透,它会变柔软,便于制作。

扇柄是整个扇子的着力点,一旦处理得不好,直接影响扇子的寿命和质量。麦秆团扇是把麦秆下部束成短扇柄,再用线把外层麦秆相间缠紧。把5股麦秆缠紧后,一把扇子的雏形就出来了。雏形出来后,要展开中上部麦杆,分几个层次穿针引线,横穿过每根麦秆,形成孔雀开屏似的扇面。说起来简单,但制作起来却要花费不少工夫。扇面编好后,还需要用样板进行修剪、修整。修剪完成后,外向边缘需要编进一根篾丝,使边缘平整光洁,并增加牢固度。为此,郑新蓝特意在修剪时留下了几根“枝丫”。

用篾丝夹住麦秆扇边沿后,还需要用麦秆包住篾丝,再用细线密密缝紧,进行第二道加固工序,还能让篾丝不露痕迹。这又是一道漫长的制作的工序,郑新蓝一边做一边讲起了在郑宅草编厂任职时期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郑宅草编厂一些老艺人把麦草开发了出来后,麦草就从废物变成了实用品,不但有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实用价值。我们拿到上海进出口公司,定一个订单就是这个本色的白大扇、麦秆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那个时候,农村一把扇子的收入2毛3,正品;如果不合格的,只有1毛3。所以那个时候能够做到,老百姓有这个收入也是很可观了。他们白天去种地,晚上劳作回来,那个时候,小姑娘、大人、小孩都组合,特别是做这个麦秆扇的,全家老少都能上去。小孩可以数麦秆,大人他会做。这把扇子来了以后,整个家庭副业就做起来了。特别是家里有女儿的,他们都会做这把扇子。白天去种地,晚上回来打扇子,现在这个麦草,不但要做扇子,还提升做各种工艺品,一种就是糖果盒,还有信封,还有茶垫、茶托,都是用麦草来做,做成不同的工艺品,增加收入。麦草、麦秆不仅提供了老百姓收益的致富。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谈话间,一把皎洁温润的麦秆扇就制作成功了。这把扇子体现了一个平整,扇形枝数又分清,然后扇子又结实,扇起来,摇风,一风轻袖来,解去了夏日的燥热。

除了白大扇以外,还有一种麦秆扇较为常见,即团扇。农村常见的团扇是用麦秆编成辫形再自内而外一圈圈团成的。团扇轻巧美观,最能体现其制作的工艺技巧。通常用各种颜色的麦杆整体编织,编出花卉图案,有的还用半指宽、带齿状的扁条镶边,最后按上竹骨扇柄,颇费一番工夫。在浦江有很多民间艺人,老奶奶都会编这种团扇。浦江文化底蕴很深的,有不同的老艺人,把各种的材料做成扇子,自己来乘凉解决闷热。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全靠自己解决纳凉的扇子。

有的团扇正面还会缝上一个小圆形衬板,称之为扇芯。扇芯中还会绣上花草鸟虫,图案清丽,绣工精巧,具有传统的吉祥含义。郑新蓝至今还保存着蝴蝶、牡丹等扇芯图案。一把麦秆扇,摇出乡愁的清风。麦杆扇不仅是消暑的工具,更是传统的艺术品,是农耕文化的艺术杰作。勤劳质朴的浦江人们,取材于日日耕作的田野之间,编织出一把把精美的麦秆扇。走过了几十个春秋,这把麦秆扇一直走不出我们的乡愁记忆。将来,这麦秆扇肯定还会时时进入我们的梦乡,带给我们一抹田野的芳香,为我们摇出一个清爽恬香的幽梦。

记者|王锦吴格赛

编辑|陈昊天

审核|李少俊

原标题:《曾经的浦江人原来靠这个度过炎炎夏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10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言情小说盛夏伴蝉鸣为什么大家看了都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1. 曾经的浦江人原来靠这个度过炎炎
    2. 言情小说盛夏伴蝉鸣为什么大家看
    3. 智慧家长的育儿心经大荔县洛滨小
    4. 手执戒尺眼中有光这位名师的普娃
    5. 回顾黄冈文科状元考687分,被父亲
    6. 414最全面谈汇总宁外蓝青兴宁
    7. Addoil又一中式英文进牛津词典网
    8. 哇网红录取通知书澎湃在线
    9. 一年级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41认识
    10. 小学作文我学会了作文指导,大海老
    今日推荐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热点关注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