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毕业论文
首页| 信封介绍| 信封发展| 信封优势| 信封市场| 信封前景| 信封资源
您现在的位置: 信封 >> 信封优势 >> 正文 >> 正文

故纸旧影话九江江西九江的农村妇女19

来源:信封 时间:2024/8/28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采撷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立足当代视角,通过解读原始史料,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妇女共鸣》第六卷第三期

标题:《江西九江的农村妇女》

作者:胡志明

背景说明:

《妇女共鸣》于年3月25日创刊,先后在上海、南京、汉口、重庆以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形式出版,年12月第13卷第6期停刊。《妇女共鸣》杂志以“倡导妇女运动、主张男女平等”为宗旨,以较多篇幅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性的政策、法规对于妇女的压迫。除出刊物外,还参加救灾废娼、修改刑法等工作。该杂志立志肩负起宣传领导的历史重任,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作者胡志明生平不详,从他在《妇女共鸣》上发表的几篇文章来看,可能是九江本地作者。

以下简体文稿编者按现代标准做了适当修订。

正文:

凡是坐过长江轮的人,谁都知道,船到九江的时候,比其他码头的,要停的时候多。换句话说,就是往来九江的货物,比别地多,费时多,因此停船的时间也就长,这对于喜爱九江瓷器的旅客,又可以有一个机会,上岸去欣赏或采购。

九江是长江重要商埠之一,往来上下的货船,都要经过他而能出入,为江西商业的枢纽,长江交通的中心地。地处庐山的西面,南昌的北面,气候温和,雨量适足,人民勤朴。

农地占全市十分之八,农产品有米、麦、大豆、黄豆、绿豆、芝麻、菜籽、落花生、高粱、玉蜀黍、棉花、山芋、葡萄等。

这些农产品的收获,十分之四,是由牛力而成功的,十分之六是人力而成的。人力之中,妇女之力又占了一大半,妇女们的伟大和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妇女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是像都市摩登妇女,只专供人玩弄和做花瓶的工具。她们在家庭中,的确占了很高的地位,掌握了整个家庭的经济权,操控了整个家庭的行政权,待人接物,来往应酬,是妇女们当先,全家的衣、食、住,是妇女们主持,整个生活的方式,由妇女们计划。

妇女们虽未受什么教育,但她们的思想,并不是都市摩登女子那么简单,只想嫁一个有钱的丈夫,住洋房,或天天妄想中航空券,坐汽车,她们是劳动界的同志,她们是生活鞭子下的人,她们有一颗慈祥牺牲的心,他们虽提了经济的大权,但她们总不敢私用一文,处处总要给丈夫和儿女谋舒服,她们虽操了家庭行政权,但她们总是,以丈夫和儿女们的利益为前题,她们望年年丰收,无水灾旱灾天天劳动,日日工作。

农村妇女,是这样的伟大,是这样的克苦,是可值得我们去敬仰的,现将她们日常生活的状况来谈谈:

解读:

篇首介绍了三十年代九江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特别强调了九江农村妇女为家庭所做的付出和她们拥有的家庭地位:经济权和行政权都由妇女们把持。

主内主外一把抓,泼辣又能干,是九江女子的特点。九江女子的家庭地位一直远高于男子,傲居全省是没问题的。本篇告诉我们,百年前就是这样,农村也是这样。

正文:

(一)教育

在九江的农村差不多是没有什么教育的,因那里,没有补习学校没有识字学校,更谈不到中学、大学了,妇女们,简直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她们却能写能读,但都是年小的时候,在私塾里读书的,而且私塾的教育,也是男女同学。

男女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都可以上学,最初读的课本是三字经、百家姓,再上下论,孟子,四书等,但女孩子,到了十五六岁时,发育也完全了,父母就不容她们再上学了,留在家里,学习治家,作为做贤妻良母的预备。男孩子到了十五六岁时,因身高,力大,很可以做事,父母也不再给他们上学了,就是他们自己,也已为是大人,不愿同小孩子在一块混了,就跟着父兄,留在家宴,学种田,因此,男女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同等的。

至于学校的名称、班级、校长、主任等都没有,教书的先生,就是校长,也就是主任,也就是会计。如果先生姓吴,就叫吴先生的学校,先生姓张,九江叫张先生的学校,大的学校一个先生要教五十个学生,小的学校,一个先生,也要教书廿个学生。

他们的学费,是每月付给先生些米粮、菜蔬、或鸡鸭等。但每年中秋节、五月节、过年,学生都要送先生的礼物,就是先生也得回学生一点礼,大多是同扇子。学费的多寡,是要看课本的高低而定。

解读:

作者说九江农村没什么教育,妇女更没受教育的机会。实则不然,七八岁上私塾,十五六岁不再读书,开始为家里做事,准备嫁人。在私塾里读的是四书五经之类,前后有七八年,虽然内容陈腐些,学制也相当于小学了,这还不是教育?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男女受教育的机会是同等的,且是男女同学,农村的男孩子并不比女孩多读书。其实这才是九江妇女地位高的真正原因之所在。教育能带来更广阔的眼界、更强的能力,且必然决定社会地位。

正文:

(二)工作

女该子们,到了十七八岁时,差不多都作了人家的媳妇。这正是年青,力大气强的时候,家裹有了这样的媳妇,是最光荣,最神气不过的,也认为是黄金时代。

洗衣烧饭、照顺小孩,料理家务,服侍公婆,这是她们的当然工作,除了这些工作外,她们还要同男子一同到田间去工作,四五月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每早四点钟,乘太阳未起身,天气阴凉,带着茶壶饭菜,同男子上麦地去割麦,如果没有婆婆,的人家,还要三点钟起身烧饭,烧好了饭,再送到麦地去,麦子到了家里,从麦穗上打下,收拾、整理、储藏,这完全是妇女的工作。

收了麦子,正是撒棉的时候,三、四个星期后,又要除草、投苗、浇粪,等到棉地裹弄好了,又要背着篮子去采大豆了。

一阵阵的破碎声,又从黄豆地里发出来了,这是黄豆经不住太阳的曝晒,外面的壳,都裂开了,黄豆都跳出来了。五月中午的烈日,是比刺针还要利害,妇女们,又不得不赶早去割黄豆了。

黄豆收到了家,水田的谷苗,又要水了。她们有架着水车去拉水。车水的时候,往往是一男、一女,车在中间,男右女左,各用手拉车柄,每天总得要拉满卅亩以上的田,而且水要在五寸以上深。

七月到了,谷子成熟了,她们又要去割谷了。一根根的从地下割起来,扎成一束束的,挑到家里去,打下来,整理、收藏。等到谷子弄好了,一朵朵的白花出现了,妇女们,又要提着手篮,去采棉花了。九月到了,芝麻又上市了,妇女们又要赶着去割芝麻了。

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中,田地里是没有什么工作了,男子们,可以休息了,但妇女,却又忙得不亦乐乎,纺纱、纽线、裁衣、做鞋,杀鸡、腌鱼、肉、炒粉、磨米、做糖,预备过年了。

解读:

本篇这一段对农事的介绍很详细,四月收冬小麦,五月割大豆,六月车水田,七月收稻谷,八月采棉花,九月收芝麻。整整六个月,辛苦忙碌不停。年底三个月,女人要做家务,事情真不少。

为什么说女人比男人更辛苦?洗衣烧饭、照顺小孩,料理家务,服侍公婆是她们必须做的,田里的农活不比男人干得少。秋收之后,男人可以歇了,女人还停不下来。

正文:

除了以上家务和田地工作外,妇女们空的时候,还要操一种『副业』,所谓『副业』,也就是业余工作,这是她们私人工作,所赚下的钱,也是为她们私有,叫做『私放钱』。

正、二、三,三个月,除了她们自己消遣娱乐外,田地和家务都没有特别工作,一班勤劳的妇女,就在家里,做布鞋、草鞋、扎麻绳,拿到城里去卖。她们最好的顾主,是兵、苦力、商店,布鞋每双约洋四角,大多是兵丁买,草鞋每双约洋七分,大半苦力买,麻绳每斤约洋一角,顾主大多是商店,所收入的钱,总要在五元至廿元左右。

四五月是麦子成熟的时候,田地少的妇女,把自家的麦收好了,拿着提篮,上别家麦地去拾零杂的麦穗,或是坐在家里,做麦草帽、草扇,拿到城里去卖。

六月拾黄豆,七月拾谷子,八月探毛栗、扫芝麻,九月做短工,帮人,舂米、磨米等,每日的工价,二角左右。总之,勤劳妇女,一年『副业』所得的代价,总在一百元以下四十元以上。以上,这些『私放钱』,都是为她们私人之交际应酬,如她们娘家的侄儿结婚,侄女出嫁,嫂嫂生儿子,父母做寿等等等的礼物,馀下的,多半给好赌博的人用,每年征收债主的利息,大约一元是每月三分利,如果拾元借给别人,每年可收三元之利。

解读:

没有“私放钱”这种说法,编者为此专门查过民国的报刊数据库。显然是“私房钱”,却也可能是本地俚语,不知老九江人是否知晓?

九江女子的勤劳与理财能力在本段中展露无遗。她们干完了家里的活就做自己的,譬如做鞋,当然先满足家人的需要,之后就成了自己的副业。如此下来一年能挣40到元。这个私房钱的收入怎么样呢?编者查资料得知,年,九江德安男性农业工人的月工价为7元,长工全年工价平均为60元。

九江女人掌控家庭的财政大权,还有自己的私房钱。看起了好像是公私分明,私房钱都用在自家身上。但编者有个疑问:男人的私交应酬的钱从哪里来?是不是也要攒私房钱?出去玩牌怎么办?哦,可以向女人借,付利息的,让女人赚更多的钱。

正文:

(三)娱乐

妇女们,除了正、二、三,三个月空以外,馀九个月,都是很忙的,因此在这九个月之中,没有什麽娱乐,最普遍,最得意的娱乐,是在正、二、三,三个月。正月可说是妇女的世界,天天可『打牌』(长方形的硬纸,花样和扑克差不多,名称、性质和麻将一样)。请客吃饭。

白天看『把戏』(一班走江湖的人,带着猴子和狗来到村裹,牵着猴子和狗作种种游戏,叫玩把戏)。晚上看『龙灯』(用纸和竹扎成十二段的一条,内可燃烛,各拿一段拖着玩,旁有打鼓、打锣的,唱歌的,放爆的,引路的,总在三百人左右,每到一家门口,那家人就出来烧香放爆迎接,从正月初十起到十五日止)。

妇女们要知道自己的时运和婚姻,总是玩『问年成』的方法,(用一个圆竹桌,三只筷子托着,桌上放一剪刀,一尺,三个人各用手摸着,口里念着:『一桌子姑姑,桌子神,剪刀尺,是真神』唱了几次之后,桌子的压力重起来了,就可开始问了,问的方法,是说:如果今年收成好,就碰三下,不好,碰一下。那桌子自然的会向所依的东西去碰,问时运和婚姻亦同)。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妇女们都穿了新衣,带着小孩去看『龙船』(河边停了很多船,每船上有一男子,号令一发,大争先恐后的,向前划去,抢对岸的红巾,谁的红巾抢得多,就是谁胜了)。

七月是『鬼节』(她们说家里死去的人,七月初一鬼都会回去,十四夜,她们都爬到树去,看见很多的鬼,男男女女,少少,大家手拉手,肩并肩,有的高兴,有的痛哭),这虽近于迷信,是发明这玩法的人,本意是一种娱乐。

据说在几十年前的一个七月十四夜,天气热得几乎有一百四十度(华氏温度,摄氏60°,编者注),蚊子又多,人们简直不能睡,树上的叶子,虽然摇动着,但地上绝没有一些风,一个老太婆热得几乎要死,她最后爬上树去,果然风凉,没有蚊子,她数地下的人,实在多,树又少,不能叫每个人舒服,就扯了一个大谎,说:看见了很多的鬼,凡是妇女上树去,也可以看见。妇女们,就都爬上树去,但鬼是没有看见,只是树上的空气,使她们太满意了。大家都骗着不肯说出来,直到现在,她们照例的要爬上树去乘凉。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妇女们除了弄美味的菜蔬和可口的食品,宴亲朋外,晚上还有一个最好的玩法,叫『送子』,三五个妇女合起来,同到邻近的菜园里去偷瓜菓,一个人偷一南瓜,一个人偷二丝瓜,一个人偷一冬瓜,一个人偷二茄子,拿回家,来把它们做成一个人,南瓜做头,冬瓜作身,两丝瓜做足,茄子做手,再在头上,划五官。然后偷偷的送到新婚的,或老婚没有儿子的夫妇床上,并叫一个男孩,乘人不备时,大声的呱呱哭起来,这就象征这家不久就要生一个儿子,中人听见了哭声,知道是『送子』,大家立刻到床边去,彼此评论着这个未来儿子的长短,主人就大预备茶点,招待来宾,及邻舍,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意接受。

解读:

生活并不只是辛苦劳作,也有很多快乐。本节生动地描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九江农村妇女的娱乐生活,民俗文化价值很高。其中有些是现在人们熟悉的,有些已经消失。

三个月的休闲是劳作一年换来的。显然打麻将(纸牌麻将)是九江女人的传统。请客吃饭也应该是姐妹之间的。

把戏和龙灯,很常见。“问年成”的桌子神,看仪式是简易的扶乩占卜,只是没有鬼神附身。五月赛龙舟,抢的红布彩头,却是一人一船,以前也没听说过。七月鬼节前后的女人爬树乘凉,大约是某一地的风俗。九江女人擅爬树,编者也见识过,这么看来也是传统。

最有趣的是中秋节“送子”,可谓妙趣横生,这是众人默契下的团体游戏,有偷菜的,有刻画五官的,有孩子表演哇哇哭的,全都是对主人的美好祝福。

正文:

(四)婚姻

妇女们的婚姻,完全是操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手中,她们不知道自由恋爱,她们虽是买卖包办式的婚姻,但她们结婚后,家庭都是很圆满,绝没有遗弃、离婚、自杀等的事情发生,这最大的原因,当然是农村男子的忠诚和伟大而成。

女孩子们,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做媒的人,也就不断的来说亲,如果婚事进行得顺利,第一步手续,是女家要叫算命先生来,替男女双方『合八字』,再要男家下聘礼,普通的聘礼是:金戒指一双,金手镯一双,金耳环一双,金挖耳一个,金插髻针四个,衣服十六件,如果男家贫,担任不起这样多的礼,最低的限度,是金戒指一对,银手镯一双,衣服四件,男家聘礼送来后,就可择定日期,

结婚的那天,男家先要送『花轿』来迎接新娘,贫困的人家,也用来『四人轿』(四个人抬一个轿)或『二人轿』接新娘,新娘上轿后,就要放声大哭,同时还要带说带诉的哭,哭是表示脱离了母亲的怀抱,要独自,作人了,诉是表示捨不得离家庭。

同时女家还要赔些嫁妆给新娘,嫁妆愈多,女方愈显得光荣,最低的限度,要一个箱子,大小木盆洗具一套。

女方择婚的条件,最苛刻不过的,也只是对方的田地多,弟兄多,无公婆,房屋大,田地多,表示是有钱的人,弟兄多,妯娌也就多,可以帮忙做事,无公婆,没有人来管束,房屋大,可以舒服,如果女方有了这样的家,是最满意不过的。

至于寡妇再嫁,她们是不反对的,但如果是一个有钱的寡妇,又有儿子的,她们是不赞成的,且要加以恶言。

寡妇改嫁也是由『媒妁之言』和公婆之许可,但得先经女方之同意,如果女方不同意,公婆亦不敢强迫,婚事谋成后,男方要出相当的价钱,给女方的公婆,但不必下聘礼,和择日结婚,只要男方钱送到,女方马上就跟媒人走到男方家去,结婚的仪式,也很简单,男女同拜天地同祖宗一次,就算成了夫妻,有时,也请三四桌客吃酒,而且请客的菜饭,还要新妻去弄。

解读:

家庭都很圆满,九江农村男子忠诚、伟大,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可信度,包办婚姻不可能都幸福,九江的农村不是快乐美好的桃花源。

九江农村女性初嫁的年龄在十六岁前后,本篇列出了聘礼的标准和嫁妆的最低标准,请注意聘礼都是金银首饰和服装,只能也必然成为新娘的个人资产,嫁妆则是新婚夫妻共同使用的。这与如今已在全国臭名昭著的江西高价彩礼完全不同。

文中说了,九江农村女方的择婚条件相当苛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经济对等,这才是包办婚姻稳固的真正原因。

寡妇改嫁有相当自由,因为九江女人在婚姻中掌握了经济权和行政权,有了财产与社会地位的自主性,当然就有婚姻的主动权。

正文:

(五)宗教

妇女们,除了相信祖宗外,绝不信仰任何宗教,宗教虽是叫人做好的事,但相信宗教最笃的人,也就是坏事做得最多的人,农村的妇女,她们的良心是好的,坏事,她们做不来,自然她们不须要宗教来遮掩她们的过失。

祖宗,是她们最崇拜的,最尊重的,她们说:没有祖宗,那裹有自己呢?因此,每个家的中梁上面,都有一个长木板,上列有历代祖先的名号,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向祖宗叩头烧香。

三月要上坟做『清明,五月十五,八月十五,要做酒菜,上坟去供祭,七月十四要烧『包伏』(用一白纸,内包了钱纸,纸钱,封口后,上写各祖先之名号,『包伏』多是关系深)。给祖宗。

妇女们虽没有医学的常识,但凭着她们自己的经验,对待平日的毛病,也是很有效的,何况,她们劳动的身体,不容易生病呢!就是生起病来,大自然的空气,和青菜豆腐的补品,是很容易使她们病愈的。

自然,除了这些宗教的仪式外她们还有许多迷信,但这些都是城市不过妇女的通病,无非是用各种方法,求神保佑,但她们在神的面前,是认自己的错,绝不吿他人之状,更不敢藉祷告来骂人。

总之,九江的农村妇女,深于家乡观念,富于家庭情感,生活的鞭子压迫得她们如何利害,但她们总不愿离开家鄕一步。

民国十四年,是民国以来天旱最严重的一年,草木成了枯干,禾苗成了火把,河流成了乾泽,她们没有米吃,没有菜吃,没有收成,但她们绝不怨人,叫苦,她们没有离开家乡,她们发现了『观音土』(深山内有种泥土,白黄二色,可止饿,其味涩辣,吃了面色枯黄,大便不通)。可以养命,但是她们仍旧饿着肚子,拼命的去掘,结果她们苦过了旱灾,第二年是丰年了。

农村的妇女,没有受教育,她们只知道用自己的棉花,纺纱、织布、做自己的衣。不懂得『出路』,更不懂得失业,她们只知道拼命苦干,她们不会喊爱国的口号、她们不会写爱国的标语、

高唱妇女运动的妇女们!农村的妇女,才真是脚踏实地的爱国忠臣啊!她们才是前线最忠实的阵员啊!妇女们,不要忘记了她们,她们有最真诚的心灵,最热烈的情感,最耐劳的精神、最刻苦的身体,起来吧!和她们同拉着手,同走入救亡的道上吧!

解读:

本节第一段对宗教和信仰宗教人的评价,实在是不敢恭维。祖先崇拜也被成为“祖灵信仰”,本就是宗教的一种。九江是中国佛教、道教重要的弘法之地,也是外来宗教最先登陆的内地城市之一,本节说明,农村的传统习俗依然很强大。

关于七月十四要烧“包伏”,又是作者的笔,应为“包袱”误。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一般过七月十四。“烧包袱”也叫“烧包”,这一习俗各地都有,“包袱”上写有收款人和祭祀人的姓名,可以理解为发给先人的信封,内装纸钱,故可以精准投递。

民国十四年()大旱,以湖南、湖北最为严重,江西方面记载很少。

由于文章发表于《妇女共鸣》这种女权杂志上,故有些口号、溢美和夸张,但作者的感情十分真挚,这是民国时期文章的普遍特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10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份证书促我行动再坚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最新文章
    1. 故纸旧影话九江江西九江的农村妇
    2. 一份证书促我行动再坚持
    3. 万万没想到用饮料瓶就可以包粽子
    4. 原来信封还能这样折,真的太漂亮了
    5. 结婚当天,婆婆将20万彩礼降为2千
    6. 冷知识,考研试卷需自己拆封和封装
    7. 父亲一年办四次酒席,儿子大怒脸丢
    8. 见字如面72岁姥姥手写6页家书叮嘱
    9. 12星座专属创意信封,双子座简约古
    10. 女子收了十万彩礼,取款却发现余额
    今日推荐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热点关注
    1. 提问胆囊息肉到底能不能自愈呢
    2. B超发现胆囊息肉,究竟是切还是不
    3. 兖州人会说不会写的17个字,儿哩第
    4. 经常饮用茉莉花茶有什么好处呢
    5. 喝茉莉花茶的功效作用与禁忌有哪
    6. 手游收入大幅低于预期北纬通信修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