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天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最后一天,我们来聊聊肿瘤预防的那些事儿。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近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可以通过癌症筛查及早发现、明确诊断,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直肠癌,从而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
什么是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它可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以便进行早期干预。体检前,专业医生会仔细询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等,再做相应检查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常规项目、影像诊断(超声、钼靶、低剂量CT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内镜检查。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癌症筛查
有癌症家族史;
从事高风险职业;
生存环境恶劣;
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长期滥用药物、长期过度劳累、严重营养不良;
特殊疾病患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幽门螺杆菌、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等等。
所以癌症筛查要综合考虑年龄、性别、家族史、居住地、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过去病史等,有针对性选择检查措施,制订个体化筛查。
9大癌症早筛攻略请收好
1-肺癌
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肺部陈旧性病变(如结核灶),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长期接触辐射及化工制品的人。筛查方式:普通X线检查、肺部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2-乳腺癌
高危人群: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未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长期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替代品等人群。筛查方式:乳腺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等。3-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筛查方式:肛诊、大便潜血检查、结肠镜、肿瘤标志物检查等。4-胃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病,喜食腌制、熏烤食物,吸烟酗酒、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筛查方式: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原检测等。当上述检查发现异常,建议做精细放大胃镜检查,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5-肝癌
高危人群:长期大量饮酒,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长期接触化学药剂的人群。筛查方式:超声检查、肝增强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6-食管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或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吸烟酗酒等人群。筛查方式:X线钡餐检查、食管镜检查、食管功能测定检查等。7-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年龄50岁以上;长期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筛查方式:直肠指检,可每年一次;超声检查;高危人群可每两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抗原(PSA)检测。8-甲状腺癌高危人群: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等既往史或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厘米以上;或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且已排除声带病变;甲状腺结节大于1厘米,且伴颈部淋巴结肿大;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
筛查方式:一般人群在30岁以下,可每2~3年做一次临床颈部体检;高危人群或3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颈部超声检查;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9-宫颈癌
高危人群: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曾出现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有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史;或曾因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子宫颈原位腺癌,子宫颈浸润癌接受过治疗的女性。
筛查方式:年龄24~29岁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筛查;年龄30~64岁可选择每3年一次的细胞学筛查,或每5年一次的HPV筛查。
癌症筛查并非一劳永逸,不同高危人群,应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定期筛查,如果发现癌症征兆,应及时确诊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升健康体检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提高生命生活质量。今日特别推荐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找到正确分享健康的圈子,现在可以加入我们的群~群里会定期推送体检干货、健康科普、健康福利进群方式:扫描下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tiao123.com/jcyjwzl/7071.html